2019-03-07 11:39:51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推動解決重點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5日上午,人民大會堂大廳里,伴隨著李克強總理鏗鏘有力的話語,一個個民生“大禮包”接連送出,回應人民新期待。更值得注意的是,農民工、大病患者、老人、嬰幼兒……這些普通而又具體的人頻頻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的甚至被多次提到,彰顯濃濃民生情懷。
No.1農民工
【總理原聲】要根治農民工欠薪問題,抓緊制定專門行政法規,確保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農民工按時拿到應有的報酬。
張貴椋 攝 視覺江蘇網供圖
【代表委員感受】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提到農民工,還提了很多次。只要是有關民生問題,都會想到農民工。不僅提到我們,對我們關心的子女入學、醫療保障、就業等問題,都想到了,我們沒想到的,也想到了,而且提出了具體的落實辦法,非常暖心!”全國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說,農民工來到城市,擔心找不到活干,擔心因為學歷不高、技能不夠而在就業、落戶等方面受到限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解決就業、繼續教育、技術培訓的時候都想到農民工,尤其明確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這對農民工困難群體來說是很大的利好。“農民工要融入城市,可以說困難不小,而報告里的這些安排,給農民工送來很大的‘定心丸’,也增強了我們在城市發展的信心。”
No.2大病患者
【總理原聲】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代表委員感受】 “這是一項普惠式的民生福利,實實在在地‘裝’進老百姓的口袋。”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市政協副主席、蘇北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王靜成表示,落到每個人身上,這一項政府財政支出其實很可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個“民生福祉”讓代表們看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王靜成談到,過去一年,他去往西部不少地區進行“醫療救助”過程中發現,當地不少家庭都是“因病致貧”,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將會幫助很多家庭“精準脫貧”。“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相信這一項舉措,一定能切實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的醫療負擔。”點贊政府工作報告“醫保惠民”的同時,王靜成也建議,利用醫聯體等新技術、新路徑,實現早期篩查、早期防治,減少可以避免的“大病支出”。
No.3企業職工
【總理原聲】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繼續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代表委員感受】 “建立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江蘇堅決擁護和支持。”全國人大代表,省人社廳廳長、黨組書記兼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戴元湖說,省政府于去年12月2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意見》,明確建立更精準的參保擴面機制、更完善的社會保險費征收機制、更嚴格的支付管理機制、更有力的基金調劑機制、更精細的預算管理機制、更可靠的持續發展機制和更健全的管理服務機制。同時,《意見》特別提出推進國有資本劃轉,今年制定江蘇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方案,并逐步將符合條件的國有資本劃轉到位。
戴元湖說,下一步,江蘇將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嚴格落實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抓緊完善省級統籌配套政策,加強基金省級統收統支方案研究,在不增加社會整體負擔和實現財政負擔可控的同時,更好發揮基金在全省范圍內的統籌調劑功能,合理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推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No.4老人
【總理原聲】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代表委員感受】 “今年特別把‘一老一小’都寫進報告,顯示了對老人的關愛。發源于南通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我感到分外自豪。”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市佰仁堂常青樂齡護理院護理員李楠楠說,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對于養老院的需求會越來越高,但帶有護理功能的養老院,打底就要三四千元一個月,對于工薪階層的老人來說是住不起的。南通首先探索由政府買單,為符合條件的居民購買長期護理保險進行補貼,老人入住護理院,每月最高能補貼2000元,極大地減輕老人的負擔。
“養老問題每年政府工作報告都很關注,優惠政策也是連年推出,今年報告對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稅費減免、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擴大長期護理險制度的試點,讓我感到,隨著老人越來越多,我們的政策也會越來越好。作為‘未來的老人’,我也感到很安心。”李楠楠說。
No.5嬰幼兒
【總理原聲】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托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張鶯攝視覺江蘇網供圖
【代表委員感受】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關于嬰幼兒照護的問題非常接地氣、聚人氣,我為他點贊。”全國政協委員、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需要全社會共同呵護與關愛。加強兒童安全保障,實現幼有所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我也帶來這方面的提案,希望加快建設公辦普惠型為主的0-3歲嬰幼兒社會化照護體系”。
“當前嬰幼兒社會化照護體系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社會化照護需求強烈,合適的嬰幼兒照護機構總供給不足;0-3歲嬰幼兒社會化照護體系相關法規政策缺位,監管缺失;早教需求強烈,0-3歲嬰幼兒社會化照護體系專業性不足等。”施衛東建議,要加快立法與加強監管,規范0-3歲嬰幼兒照護體系建設,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具體實施規劃,明確嬰幼兒社會化照護行業的發展方向,統籌推進幼托事業發展。針對多層次需求,大力發展公辦普惠型為主的嬰幼兒社會化照護體系,包括鼓勵幼兒園增設幼托班,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在自有場地內開辦幼托機構,鼓勵社區辦托等。
No.6貧困群體
【總理原聲】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000萬以上。
【代表委員感受】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也提出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越是到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越要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確保脫貧有實效、可持續、經得起歷史檢驗。”全國人大代表、鹽城市大豐區區長宋勇說,這充分體現黨中央、國務院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彰顯人民情懷和歷史擔當。“我們將按照部署要求,落實好兩會精神,精準發力,攻堅克難,既‘補好短板’又‘加固底板’,以整體發展促進全面脫貧,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保證小康路上‘一個不少、一戶不落’。”
大豐深入實施精準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所有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實現脫貧,基本完成“十三五”扶貧開發任務。主攻產業扶貧,強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利益聯結,發展接地氣、門檻低的“短平快”產業項目,利用閑置土地、廠房等資源上馬“富民小項目”,推動建立穩定的增收渠道。實施兜底扶貧,制定出臺孤老病殘等特殊群體兜底保障實施辦法,讓無法依靠產業、就業扶持的低收入農戶同步實現脫貧。落實健康扶貧,進一步擴大大病救助范圍,提高醫療費用報銷比例。
No.7教師
【總理原聲】持續抓好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落實。
【代表委員感受】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說,江蘇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并結合實際,把教師隊伍建設改革作為重要民生工程,不斷激發江蘇中小學教師隊伍活力。下一步,江蘇將統籌協調、攻堅克難、多管齊下,積極推動新政策落到實處,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學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隊伍煥發出新的活力,特別是要提高待遇,全力保障提高教師收入水平,尤其是要求各地調整公務員待遇時要及時考慮義務教育教師,“核定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總量時必須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保障鄉村學校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在省鄉鎮工作人員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進一步提高村小、教學點教師的補貼發放標準,使鄉村學校教師實際工資收入水平高于同職級城鎮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No.8消費者
【總理原聲】今年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再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以上,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規范套餐設置,使降費實實在在、消費者明明白白。
【代表委員感受】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要實現‘上云’,寬帶等網絡費用,就跟電費、水費一樣,已經成為企業開支重要的一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天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小坤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為企業發展送上“大禮包”,明確指出寬帶資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的降低額度,讓他這樣的民營企業家感到溫暖,感到振奮。
以新材料、緊密切削工具生產為“老本行”的天工集團,早已在工業互聯網、智能車間等環節實現信息化,生產制造、平臺管理都離不開網絡的支撐。“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出降低企業寬帶等網絡資費,一方面為企業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理解為國家在鼓勵企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方面的探索。”朱小坤表示,企業“上云”后,每年產生的網絡資費數目可觀,網絡資費降費后,將一定程度地提升企業競爭力。
“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一定不辜負國家‘放水養魚’的好政策,一定將節約的成本反哺社會。”朱小坤告訴記者,“強企富民”一直是他們企業的經營理念,企業始終倡導,要將發展成果惠及員工。作為上市企業,去年,天工實施6000萬股“員工期權激勵計劃”,讓更多員工同享企業發展紅利。
No.9中小學生
【總理原聲】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抓緊解決城鎮學校“大班額”問題,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發展“互聯網+教育”,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代表委員感受】 “‘互聯網+教育’可以改變傳統‘粉筆+黑板’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用更多網上教育資源,拓展教學容量。”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淮陰中學校長皇甫立同說,一個學校課程有限,通過發展“互聯網+教育”,有利于促進優質資源共享,更好吸收校內校外、甚至國內國外的教育資源。“我們現在教育發展還不平衡,通過‘互聯網+教育’可以實現遠程教育,讓優秀的學校、優秀的資源幫助薄弱學校、薄弱地區解決教育資源不足問題。”皇甫立同說,遠程教育可迅速幫助薄弱學校提升辦學質量,讓基礎教育和大學教育無縫對接,使得中學生了解大學前沿動態,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互聯網+教育”還可實現學科融合、滲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和看問題的視角,讓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不受時間、空間限制。
如何促進優質資源共享?皇甫立同說,近年來,淮安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突出黨政主導、規劃引領,切實用好教育資金,為促進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立“樣子”、打“底子”。淮陰中學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帶動7所加盟校創成優質學校,掛鉤幫扶7所鄉村學校,選派優秀教干幫助學校發展,讓更多孩子就近享受優質教育。
No.10科研人員
【總理原聲】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賦予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
【代表委員感受】 “這是實實在在為我們科研人‘松綁’,我相信,科研工作者聽到這一‘好消息’一定會非常激動,很受鼓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大科學裝置LAMOST運行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崔向群告訴記者,過去,我國科研項目的經費都是采用預算制,小到實驗燒杯、大到科研團隊人員的薪資,都要提前“算好賬”。崔向群有些無奈地說,很多科研人和她一樣,都不擅長財會業務,所以申報項目時,最頭疼的就是財務預算、財務審計。“但在科研項目進展中,經費使用有一點點增加或變動,都要重新審批、還要打報告,既繁瑣又專業,耗費我們很多時間和精力。”崔向群談到,如今科研“包干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里,無疑給科研人一顆“定心丸”,大家可以將更多地精力聚焦在創新上。
尊重、信任科研人員,賦予創新團隊更多自主權,這在江蘇早有探索。去年江蘇出臺“科技改革30條”,其中就對科研簡政放權做了專門規定,有三項權利得到擴大,其中包括經費使用的自主權、預算調劑權以及技術路線自主決定權。“江蘇試點的‘小包干’的做法,就是在為科研人員減負。”崔向群說,針對科研經費的改革,未來盡管任重道遠,但科技界的委員都充滿信心,現在有了更加徹底的“包干制”,大家能夠全身心投入科研。不過,改革后,項目驗收也應更注重成果質量與科研誠信,以促進科研質量的不斷快速上升,避免改革空轉。
[責任編輯: 周陸培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