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 07:00:05 來源: 南通網
“蘇州‘三大法寶’激發了我們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的‘狼性’斗志。”海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勇華接受采訪時說,“綜合考量現實基礎、資源稟賦、未來空間等因素,海安高新區自我加壓,自我奮起,以‘跳一跳、夠得到’的姿態,從全省省級高新區中選擇張家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追趕標桿,奮勇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急先鋒、全省省級高新區排頭兵。”
爭當排頭兵,海安高新區今年有一些硬指標要沖,也有一些硬骨頭要啃。張勇華說,年內要實現工業開票銷售超千億目標,要實現50億元以上項目招引新的突破,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專業園區要成為重特大項目落戶的“第一停機坪”,等等,這些都是“刺刀見紅”的硬仗、惡仗。
學趕張家港高新區,爭當排頭兵,需要激揚“狼性”斗志,海安高新區的主要著力點是,并攏五指,聚能裂變,傾力打造長三角北翼科技生態人文新城。張勇華說,一是聚焦大產業,聚力培育高新企業。以智能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等主導產業為支撐,著力打好培大育強、招大引強、靠大聯強組合拳,年內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家,率先實現工業開票銷售超千億目標。二是聚焦大支撐,聚力招引高大項目。大力推進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招商,實現50億元、100億元以上項目招引和建設新突破。三是聚焦大科技,聚力集聚高端要素。加快推進科創園核心區建設,加快形成高級人才、核心技術、國際標準、時尚品牌、科技金融等功能要素集聚效應,催生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四是聚焦大融合,聚力打造高等平臺。創新“孵化在科創園,轉化在專業園”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聚力把電子信息、時尚錦綸、臺商等三大專業園區打造成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增長極”。五是聚焦大創業,聚力吸附高級人才。實施“海歸·歸海”人才回歸計劃,集聚一批跨界型、復合型、創新型高端人才,不斷優化“人才+技術+資本+項目”庫存結構,催生長三角北翼第一人才特區。
爭當排頭兵,必須以最多的精力、最大的力量、最好的資源投入“重特大項目突破年”活動。張勇華說,“產業高地第一峰”是用項目堆起來的,必須始終“把項目招引和建設放在頭版頭條”,以更多、更大、更好的項目點燃海安高新區激情創業新時代。以更大的激情鎖定“大項目”,著力領銜招商“打頭陣”、專業招商“當闖將”、全員招商“爭先鋒”;以更大的熱情鎖定“大企業”,突出“單打冠軍”“隱性冠軍”“獨角獸”,實施“一對一、點對點”招商,努力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新突破。
記者 趙勇進 王子璇
[責任編輯: 黃夢倩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