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0:47:40 來源: 南通網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總書記再次批評“餐飲浪費”,更是站在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
培養節約意識,賡續傳統美德。節約是文明的象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看似尋常小事,實則是關系到國家安全與道德傳承,也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大事要事。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珍惜糧食是對勞動成果的尊重。杜絕浪費應從幼時管起,從小事抓起。無錫市堰橋實驗小學開展“紅領巾節約新‘食’尚”主題教育活動;泗陽縣來安小學組織留守兒童參觀農耕教育博物館,讓孩子們了解農耕文化,從源頭上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丁冒村志愿者組織小朋友走進轄區內金旺農場開展“知農事、識作物、感農艱”勞動實踐活動,小朋友們通過親身實踐了解農耕過程,感受勞動艱辛,培養勤儉節約的習慣和理念。
示范踐行節約,營造勤儉風尚。“粒米雖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親力親為,在各地考察調研時,清新、節儉之風始終如影隨形——赴廣東考察工作時吃自助餐,到河北調研時吃大盆菜,在福建古田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觀音菜、炒煙筍等,回梁家河,和鄉親們一起吃蕎麥饸饹、油饃饃、麻湯飯……要求別人做的,自己先做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光盤行動”喚起了人們愛惜糧食、反對浪費的責任,也培養了新的生活觀、消費觀。言傳不如身教,家長應以勤儉持家為孩子作出表率,做到飯菜適度,少炒點菜,少裝點飯,并提醒孩子“光盤”,讓他們養成珍惜糧食的行為自覺。
珍惜一粥一飯,倡導文明餐飲。堅守“糧”心 ,踐行節約,反對浪費,事在全民、人人有責。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落實到行動上,讓文明體現在細小甚微處。餐桌文明是個人修養與社會素質的重要縮影。用實際行動做光盤行動的傳播者,向身邊親朋好友宣傳倡導文明節儉之風,堅決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倡導“光盤”和“打包”的節儉行為。凡事貴在堅持,節約要從點滴做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一場持久戰。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的習慣,就必須采用約束性措施和懲戒性機制,讓節約糧食成為硬“規矩”,珍惜每一餐飯,節約每一粒糧,讓“光盤行動”馳而不息。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勤儉節約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衡量品德操守的重要標尺。美德始于心,節儉踐于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使厲行節約、愛惜糧食成為全社會自上而下的時代風尚。(文/沈捷 圖/高金梅)
[責任編輯: 高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