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09:22:31 來源: 崇川在線
初秋時節,生活在南通崇川的人們,暢享生活,樂事不斷。崇川,是最宜人居的福地。這里,有在花木掩映間綿延蕩漾的通呂運河生態綠流,城市綠肺棋布城中,50余所優質中小學、600多家醫療養老機構織密民生網絡,公眾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城市是人民群眾賴以生存的家園,加快中心城市建設,一頭連著發展,一頭緊系民生。服務人民所需,已然成為崇川城市建設管理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城市形態的物理變化,空間功能的融合提升中,也貫穿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
口袋鼓起來 以富民惠民新理念夯實民生基底
小到柴米油鹽,大到買車買房,老百姓居家過日子,樣樣都與收入分不開。檢驗小康實效的一個重要標尺,就是看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郭里頭村社區是崇川區唯一一個成建制的城中村,南通城的小商品市場都集聚在這里。浙江的五金、廣東的燈具、福建的茶葉……你想買的這里都能找到。這是郭里頭村社區村民的驕傲,也是讓村民擺脫貧窮,日子越過越紅火的“功臣”。作為南通最核心的小商品市場商圈,每年為社區集體經濟帶來約2000萬的收益。三十年前的郭里頭村經濟薄弱,在全區經濟排名倒數第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郭里頭村走出了一條繁榮小商品市場的致富路。南方市場、方天市場、中原市場相繼建成,入駐商戶1000余家,輻射周邊帶動創業商戶近2000家,形成集家裝、五金、百貨、物流等為一體的綜合型商業圈。集體經濟發展了,村民口袋也鼓起來了。“我每個月有1000多塊錢退休金,村里年底還有一萬多元分紅,我家房子出租給市場商戶每月都能收房租,日子是越過越好啦。”村民姜海林說,“自從集體經濟發展了,我們村民也越來越有奔頭了。”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迭代,崇川涌現出一批拆遷安置居民,他們雖然有強烈的就業欲望,卻因為失地、缺乏勞動技能、年齡等原因無法參加工作。作為一個大型拆遷安置小區,近千名失地居民就業難題擺在了永興街道越江新村社區面前。2014年5月,越江社區黨總支成立富民合作社,提供手工制作、就業、創業培訓等服務,讓居民依托富民合作社平臺就可以創業,不出小區就可以賺錢,從根本上改善居民生活,提升社區服務效能。“能在家門口就業是我們過去不敢想的。現在我既有了穩定收入,還可以方便照顧到家里。”越江新村的陳玲玲說。剛通過合作社培訓拿下“育兒師”資格證的施小梅對生活信心滿滿:“有了證,你就比其他人多了一項優勢,工作肯定好找得多,走到哪里都有底氣。”
生活美起來 依靠主人翁打造治理共同體
生活富裕彰顯了小康社會的底氣,文明風貌展示著小康生活的底色。垃圾分類、誠實經營、鄰里互助、交通整治……超百萬常住人口的城市,想要短時間內知行合一,推廣全城總動員的文明風尚,并非易事。城市發展,既要讓人民最大受益,更要依靠人民積極參與。天生港鎮街道通燧社區現有常住人口2892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占比近70%,老齡化程度相當嚴重,且社區內空巢獨居老人也占有很大比例。社區本著近鄰互助、自愿結對的原則,以空巢、獨居、重大疾病、殘疾等老年人家庭為主體開展鄰里契約活動。“微孝愛鄰契約”一經推出,便深受歡迎。社區愛鄰志愿者夏榮開主動加入,履行每天與獨居高齡老人董秀英的約定。一天沒見老鄰居的面,她先是敲敲門;沒人回應,她立刻給董秀英打電話。確認沒事后,夏榮開才放心去忙自家的事情。
不僅如此,許多小區通過引進技術手段,為居民共建增添助力。學田街道天龍逸園小區是南通市首個接入全市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平臺的智慧小區。小區享有集智能煙感、智能燃氣、智能消防栓、智能音箱等于一體的智能化服務。通過多種形式的安防管理及物聯網感知設備,可更加有效地收集小區實時數據,真正實現了小區管理智能化、服務百姓零距離。小區獨居孤寡老人、需要特殊服務的家庭,在緊急情況下只需“一鍵告警”,通過語音可第一時間發送到預留的三個(親屬、物業人員、網格員)手機上,及時進行有效處置。
實力強起來 以高質量發展回應人民新期待
老舊小區改造、環境整治提升、亮點景觀打造、優化公共服務……踐行民生為本、共建共享重要理念,崇川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美好生活中開足馬力,以高質量發展的“調色板”,讓人民的生活多姿多彩。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再創一個輝煌的熱血崇川的起步元年。前不久召開的兩會上,崇川區提出“一區五城”的總體構想,繪就了令人向往的新崇川美好藍圖。9月28日的崇川區城建大會上,區委區政府對照“一區五城”發展任務進行逐項分解,讓藍圖變成現實。下一步,崇川區將堅持新老互融,推動城市協調發展,將任港灣、五龍匯、高鐵新城拓展區,融入現代元素、國際元素,做強功能、做優形象、做美環境,打造具有現代氣質的城市地標。同時加大老舊小區、后街背巷綜合改造力度,讓老城推陳出新、重現魅力。堅持內外兼修,涵養城市品位氣質,將濠河、通呂運河打造成令人眼前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的代表作……一幅為人民謀幸福、讓生活更美好的現代化城市絢麗畫卷徐徐鋪展。
在城市建設管理中踐行共建共享理念,一頭連著發展、一頭緊系民生,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美好生活中開足馬力,讓人民生活多姿多彩——崇川,用心建設一座民生幸福城。(鄧慧華)
[責任編輯: 張姮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