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09:11:13 來源: 南通網
“在家門口的公立衛生院看病,花費少,也方便。”如皋城北街道復興莊村73歲的村民宋邦明,患消化道出血等多種疾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袁橋分中心住院治療8天,醫藥費4397元報銷后僅花750元。
如皋14個鎮(街道)的衛生院所有藥品均實行零差價銷售,1至9月,給患者讓利1747.5萬元;平均住院率1.89%,同比下降19.23%。
為打造人民滿意的“健康如皋”,該市完成41家民營醫院的回購整合工作,建成14家鎮級公立衛生院,構建起完整的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如皋市委書記張建華說:“通過改革,如皋打通了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的通道,實現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全覆蓋,讓老百姓在奔小康的路上有更多的健康獲得感和幸福感。”
衛生院衛生室都姓公
磨頭鎮初中生小朱患上呼吸道感染咳嗽不止,來到鎮衛生院掛水兩天康復,治療費用為74.13元,自付34.09元。“以前,掛一次水就要60多塊錢,現在看病負擔輕多了。”
“我的親戚在大醫院做個痔瘡手術,個人自付就是5000多元,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了同樣的手術,個人支付才1000元。”如城街道龍游河村王世群說起衛生院姓公的好處來就是三個字——“能承受”。
“看病便宜來自于14個鎮‘一鎮一公立衛生院’的實現。”如皋市衛健委主任馬軍華說。
幫助老百姓減輕就醫負擔,去年,如皋市委市政府大刀闊斧推進民營醫院公改,醫院回歸公益,醫護人員回流,公立衛生院藥品一律實行零差價銷售。
“血壓高了,到村衛生室拿個藥,報銷之后每天服藥費用只有3分錢。”2016年起,如皋推進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鎮村投入2000多萬元,村衛生室實現陣地公有化、設備標準化、服務規范化、管理一體化。村民有個傷風咳嗽、頭疼腦熱的,能就近得到治療。
醫共體惠及百萬患者
“我們衛生院接收了一名腎功能衰竭、肺部嚴重感染的老年患者,路上顛簸不起,需要你們派專家來指導搶救。”9月6日是一個周末,正在值班的如皋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楊志云接到醫務科的會診通知后,立即安排好院內工作,駕駛私家車趕到磨頭鎮衛生院,會診后拿出治療方案。
可是,基層醫療機構沒有配備對癥治療的抗生素,按照采購程序需申請公司送貨,兩天后才能用上。磨頭鎮衛生院院長冒群立刻向如皋市人民醫院求援,先調來12支,控制肺部感染,患者得到及時治療。
鎮衛生院能夠收治重癥患者,得益于如皋市全力推進醫共體建設,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如皋市人民醫院掛鉤8家鎮衛生院,三級乙等專科中醫院如皋市中醫院幫扶6家鎮衛生院,出人、出資、出技術、帶徒弟,對口幫助14家鎮級公立衛生院建立醫療護理會診、影像診斷、病理會診、臨床檢驗等8大技術服務中心,24小時提供線上線下會診服務,臨床診斷水平和救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鎮級衛生院是如皋醫共體建設最大的贏家,他們分批次選送醫護人員去如皋市人民醫院、中醫院跟班進修,學技術、學管理、學服務,學臨床經驗。如今,如皋形成市、鎮、村“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讓患者告別小病大治、無病小治,實現了重病就近治、花費少的愿望。
病房開到百姓家里去
江安鎮中心居委會92歲的黃奶奶摔傷導致左股骨頸骨折,衛生室醫生肖兵為她開了家庭病房,每天送醫到家,幫助她翻身、護理導尿管,指導合理用藥。得到精準治療后,黃奶奶能下地走路了。
大病救治不出市、小病診療不出鎮、健康服務不出村。承擔農村15分鐘健康服務圈使命的如皋市村衛生室,把預防保健作為守護群眾健康的頭道關口,會診、體檢中發現患者慢性病、精神性疾病,立即建檔,面對面指導預防。服務低收入人群的家庭醫生,把患者當作親人,對沒有行走能力的,送體檢、送醫、送藥到床頭,被患者譽為“百姓健康的守護神”。
“身體好了,生活才有質量。如皋花大力氣實現一鎮一公立衛生院目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把預防疾病的健康大禮包送到每家每戶,讓廣大群眾少生病、不得病。”如皋市委副書記、市長何益軍說。
記者 楊新明
通訊員 吳海燕 丁宏波
[責任編輯: 季肖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