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9 09:18:57 來源: 南通網
南通“好通”,一通百通。
通州灣新出海口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建成通車,滬蘇通鐵路建成運營。推動南通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更大力度推動跨江融合。強化滬蘇通合作,支持南通建設長三角北翼區域中心城市……這兩天,南通團省人大代表在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審查省“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時,報告和《規劃綱要》中多個“南通元素”引發大家熱議。
代表們紛紛表示,踏上新征程,順利跨入“萬億俱樂部”、迎來“大城時代”的南通,要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用奮斗的姿態加速奔跑,勇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
跨江向海,打造開放新門戶
融入蘇南、擁抱大海,實現更多的“天塹變通途”,再來一次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十四五”期間,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南通作為上海“1+8”大都市圈內圈城市的地位將日益凸顯,城市能級也將進一步增強。在新的平臺上與其他強市“同臺競技”,南通想要贏得一席之地,就要在增創優勢上下更大功夫。
省人大代表尹建勇注意到,《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中明確點到南通的重大事項近30處。“我們充分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對南通發展的關心重視,對南通未來寄予了厚望。”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視察時,要求江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尹建勇代表認為,對南通來說,融入、服務新發展格局,首先要“高起點、大手筆建好江蘇開放門戶”通州灣新出海口,將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點上的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格局中的重要樞紐、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服務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省人大代表于立忠說,近年來,海安圍繞“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的戰略定位,持續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站在新起點,海安將進一步發揮好海安到洋山港、寧波港鐵海聯運的作用,提升海安至東盟的國際貨運班列頻次,更好促進海安及蘇中地區進出口貿易發展。
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南沿江、寧淮高鐵建設,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和通蘇嘉甬、鹽泰錫常宜、合新鐵路及張皋過江通道等重點項目。
省人大代表何益軍表示,如皋將全力配合保障張皋過江通道建設,積極做好北沿江高鐵如皋西站路網規劃和市域快速路網建設,積極創建省交通強國試點先行區,加快構建“一個江海河聯運樞紐良港、兩條過江通道、三座高鐵站點、五條高速公路”的交通體系。
對標提質,提升城市高品質
強化滬蘇通合作,支持南通建設長三角北翼區域中心城市;統籌城市老城改造和新城新區建設,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打造高品質城市客廳和高顏值背街小巷……
《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為未來城市描繪了壯美藍圖,也成為代表們討論的重點。
今年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承載力、吸引力、競爭力。“下一步要著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品質,高水平推進中心城市建設。”省人大代表李維賢說,省政府工作報告和省“十四五”規劃,對做好下一階段的城建工作具有非常強的指導意義。
南通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近年來,南通在中心城市建設中,做好“水”文章,塑造特色濱水空間,逐步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自然生態、人水和諧”。李維賢表示,要將“十四五”規劃藍圖變成現實模樣,南通城市建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持續推動濠河風景區景觀提升、文旅融合,深化沿江生態修復保護,放大五山地區生態修復示范效應,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打造沿江最美生態長廊”。
建設長三角北翼區域中心城市,是省“十四五”規劃賦予南通的新使命。當前南通正按照“一主三副、一城三片”的空間格局構建中心城區。省人大代表郭曉敏表示,作為城市副中心之一,海門區正加快推動城市向西發展,積極謀劃加強與主城區在城市功能、產業生態等方面的協同銜接,提升規劃、交通、配套等方面與主城區的一體化水平。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規劃綱要》提出要“傳承城市歷史文脈”。對此,來自崇川區的省人大代表曹金海深有感觸。作為南通的主城區,崇川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同時城市更新任務繁重。曹金海所在的崇川區人大常委會參與寺街西南營歷史街區保護更新相關工作。他表示,要將寺街西南營歷史街區的地形地貌、街巷機理、歷史現狀等研究透,將這一片區打造成具有南通韻味和城市特色的經典之作。
奮楫篤行,增強群眾幸福感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最終尺度,也是城市建設的出發點與落腳點。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十四五”宏偉藍圖的題中之義。在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就業、富民增收、社會保障、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清單”,令南通團代表們振奮不已,積極建言獻策。
“省政府工作報告為深化養老服務指明了方向。”認真研讀省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后,省人大代表秦菊香感受很深。她是唐閘鎮街道高店社區的黨總支書記,社區的“愉色而養”養老服務走在全市前列。“愉色而養”就是以社區為核心、居家養老為依托、日托全托住宿為基礎,加上“醫養結合”的特色,讓社區的老人原址養老。今年高店社區將進一步拓展養老服務內容,采用社區加機構的模式,試點對60歲、70歲、80歲、90歲的老人制定套餐,把特色養老服務送上門,真正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教育是國之大計。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加快現代化教育強省建設,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加強綜合育人、實踐育人,推進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招生考試制度改革。
南通是教育強市,如何在新時代放大教育優勢?省人大代表呂建認為,要探索新時代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育人模式,讓教育回歸育人本源。“為國育才,振興華夏。廣大教師要甘當教育事業奉獻者,勇當教育改革創新者。”
醫療是民生之需。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快推進健康江蘇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要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這令來自醫療行業的代表們深受鼓舞。省人大代表方宜新說,一方面,南通要更加接軌上海、擁抱上海,引進優秀的醫療資源,開展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南通醫療要爭做單項冠軍,擴大影響力,提高集聚度,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記者 朱文君 張燁 盧兆欣
[責任編輯: 季肖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