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10:05:11 來源: 南通網
□戴衛民 陳命榮
市醫保中心上月28日消息,通過對照護保險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梳理優化,已實現照護保險服務的全市通辦,線上辦理渠道也已打通,讓參保人少跑路、少排隊。(1月29日《南通日報》)
面對疫情沖擊,廣大服務對象尤其需要更加精準高效的政務服務。我市全面推進醫保經辦服務新體系,打破原有地域限制,讓異地居住的參保人可直接在居住地窗口辦理失能失智評定申請,由居住地經辦機構安排評定及待遇相關事宜;需要上門服務及輔具租售的失能失智人員,也可在居住地窗口辦理后享受相關待遇,照護保險在全市域內實現“就近辦”。這一暖心的創新舉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醫保部門及其經辦機構提質增效、高點開局,推進政務服務有速度、有溫度、有精度。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我市基本照護保險是政府民生建設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從2016年開始,作為全國照護保險15個試點城市之一,在制度設計、服務推進等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形成了照護保險的南通模式,并在全國推廣。然而,如何把傳統的線下辦理方式與線上辦理相結合,讓參保人員獲得更規范高效、智能便捷的服務,就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更多地走心、用心,真心地把辦事群眾當做親人,用有溫度的服務為參保人員辦好事辦實事。
為參保人員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關鍵是落實在行動上。新年伊始,市醫保部門靠前作為,將排隊、填寫材料、提交審核、窗口辦結,這些照護保險業務申辦流程全程一對一服務,實現了人員和事項的深度融合,讓審批服務環節更少、流程更簡。今后,通過“南通醫保APP”移動平臺“照護保險”功能模塊,就可以完成參保失能失智人員評定申請、上門服務申請、輔具租售申請以及待遇查詢等業務的辦理,實現經辦機構與定點單位之間“不見面”的電子化交流,這無疑大大加快了政府部門為民辦實事的速度,提高了辦事人員的滿意度。
照護保險對象一般都是年齡偏大的老人,而且家庭困難、孤寡老人、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居多。根據他們的實際困難,市醫保部門在市區各街道、社區配備了照護經理,上門協助特殊群體代辦照護保險評定申請、上門照護申請、輔具服務申請等相關業務,進一步提升了照護經辦服務的獲得感、滿足感。這種以“居家照護服務為主,機構護理為輔,以生活照料為主,醫療護理為輔;以專業照護公司上門服務、義工服務、照護津貼、輔助器具服務”的“四位一體”長期照護保險南通模式博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通過在照護保險制度推進實踐中摸索出的長期護理保險服務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實效明顯,照護保險作為積極的制度安排,對拉動養老服務業發展、促進就業再就業取得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責任編輯: 季肖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