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 11:09:01 來源:
□楊玉龍
“工傷仲裁”可以“快辦快結”了。日前,溫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率全省之先推出“工傷速裁”辦案模式,將工傷案件的辦案時間從以往的60天壓縮至30天以內。今年一季度,在溫州市仲裁院已經辦結的案件中,80%的工傷案件均在30天內結案。
(4月13日中工網)
“工傷速裁”辦案模式僅從字面來理解,就能夠讓涉事勞動者心安。以媒體報道的案例為例,有勞動者因工傷與公司協商多次均未能達成調解協議,該市仲裁院為其開啟工傷維權“綠色通道”,一方面積極和工會對接,由工會為當事人指派免費的法律援助律師,另一方面指定仲裁員專案專辦速辦。從立案至款項支付完畢,僅耗時13天。由此可見其效率。
“工傷速裁”其背后是用心的服務。簡單來看,溫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開通工傷案件便捷窗口,減少立案審批時限,對符合要求的仲裁申請,當天受理、當天立案。對跨區域工傷案件,接收仲裁申請材料,經初步審查后,移交有管轄權的仲裁機構處理。如此,就可以高節奏實現工傷案件“快立快審”,且最大程度實現便捷、為民。
同時值得稱道的是,溫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的“配套服務”也很貼心。比如,接軌工會資源,讓工傷案件“應援盡援”;建立“工傷速調裁工作室”,專案專辦提高工傷案件處理速度;依托智能AI等智慧手段,引導工傷當事人通過浙江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網絡平臺進行勞動糾紛處理。上述,既提升了工傷案件辦理效率,又降低了工傷職工維權成本。
“工傷速裁”辦案模式,提升的是效率,溫暖的是民心。根據相關規定,工傷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工傷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工傷糾紛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另外,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工傷糾紛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而這些制度性安排,關鍵是要在“效率”上多下功夫。
“工傷仲裁”做到“快辦快結”,既是廣大職工所愿,更是相關機構應積極履行的職責。而且借助互聯網等,對工傷案件實現當天受理、當天立案并非難事。而加快案件的辦理,同樣需要相關部門積極作為。誠如前述,對跨區域工傷案件,經初步審查后,移交有管轄權的仲裁機構處理,當事人無需在不同仲裁委之間往返。這樣,就可以讓職工少跑路了。
[責任編輯: 張檬檬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