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6 11:34:52 來源: 海安市融媒體中心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走進海安市胡集街道譚港村,項目建設鏖戰正酣,農村環境精致宜居,人民生活幸福和諧?!班l村振興,首先要組織振興。”譚港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勇坦言,“幸福譚港”的實現,得益于黨建“紅色引擎”的有力推動。
譚港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持續多年實施幸福黨建與經濟同進、與先鋒服務同行、與美好環境同創、與鄰里融合同心、與書香文化同品、與文藝宣傳同樂、與健康關愛同享“幸福黨建七大行動”,構筑“鐵堡壘”,讓黨的旗幟在鄉村振興的陣地上高高飄揚。
把穩思想之舵 全力創樹幸福黨建品牌
“最近身體好不好?家里有沒有困難?如今全市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熱潮,我來給你細細講一講……”這天一大早,張勇便來到村民周昌根家,閑話家常,送理論上門。“再過兩天就是村里每月例行的‘老人服務日’,你要不要理發、剪指甲,需要的話我們就來幫你?!痹谧T港村,黨員每月“頭天集中學習,次日集中服務”已成常態。
為做好教育引導群眾工作,譚港村圍繞“幸福黨建七大行動”主題,形成“1+10+100”教育引領群眾工作機制,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繪制黨員紅色地圖,讓網格內的黨員亮身份、作承諾、當先鋒、樹形象,并成立家電維修、文藝宣傳、家政服務、四點半學校、愛心理發、法律咨詢等10多個“特長黨員志愿服務”小分隊,吸納58名黨員參與,每年為群眾代理事項400多件。
“同為市五星級村,我們與楊莊村的差距在哪里?今天的學習,對我們開展全國文明村創建工作很有裨益。”在參觀完移步即景、一步一景的全國文明村李堡鎮楊莊村后,村干部紛紛發出感慨。為深入推進南通市首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和全國文明村創建工作,牛年伊始,譚港村便組織新任兩委班子成員、黨員代表、村民組長、物業公司代表等近百人“走出去”充電學習增能量。
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的鮮明導向,為譚港村鄉村振興注入了“鮮活”動力。該村還通過完善和堅持村級事務“一事一議”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不斷提升村級管理“三治”水平,以定期開展政治生日、分享入黨初心故事、黨員季度之星評比等舉措,把黨員群眾像石榴籽一樣團結在黨組織的周圍,筑牢黨的執政根基。
找準發展路徑 聚力培育富民黨建品牌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十多年前,譚港村是純農業村,產業結構單一,在家養殖、外出打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年村營收入僅13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不到萬元。在開展了“當村干部為什么”“村級發展我能干什么”等一系列主題討論后,村“兩委”班子轉變思想觀念,凝聚發展共識,突出產業項目富民這個關鍵,擔當推動富民增收主心骨,著力建設創業型、服務型黨組織和打硬仗、作表率的村班子。
“各位企業員工,今天我們送福小分隊不僅給大家送來了福袋,還送來了外來人員留海過年等各項優惠政策。另外,大家有任何困難或是建議,都可以寫在福袋里的意見征集表上反饋給我們,我們將竭盡所能及時處理?!边@是年初譚港村開展“幸福黨建來敲門”活動的一個縮影。小福袋,大溫暖。多年來,譚港村積極構建“黨組織+非公企業”互助模式,通過把支部建在富民產業鏈上,組建帶富型、顧問型功能性黨小組等,不斷夯實產業富民基礎,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如今,譚港村搖身成為工業項目集聚區,這是該村不斷加大項目招引服務力度、推行“十分鐘到項目現場”服務承諾的結果。目前,已有23家億元企業入駐譚港村,2020年實現開票銷售104.8億元。
為開拓強村富民新路徑,譚港村充分發揮城郊村資金、資產、資源等優勢,推進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增加稅收分成收入,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2020年,實現村營收入4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萬元,村集體凈資產達9700萬元。譚港村黨總支各項考核名列全市前茅,獲得“南通市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海安市五星級村”“紅旗村”等榮譽稱號。
著眼群眾滿意 傾力打造惠民黨建品牌
“好運來,我們好運來,迎著好運天天笑開顏……”農歷新年初一午飯剛過,譚港花苑南北兩個農民休閑廣場就熱鬧起來。譚港村兩支文藝宣傳隊早早排練了新春的第一臺節目,準備在父老鄉親面前一展身手、助興春節。“現在村里的文藝演出越發多了,而且演的都是身邊的事,我們老百姓喜歡看。”村民張大爺一邊看演出,一邊熱情地鼓掌喝彩。
文藝傳音聚民心。為匯聚群眾力量,譚港村在海安市率先打造3個村級百姓大舞臺,總面積達1.5萬平方米,并積極培養“民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身邊的善行義舉、尊老愛幼等內容編成說唱、彈唱、小品,用群眾身邊的鮮活事例創作文藝節目,在寓教于樂中弘揚主旋律。同時,以評選“身邊的好人”“五好文明戶”以及季度道德評議等活動為載體,推動良好社會風尚內化為群眾道德自覺,進而培育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人翁意識,真正將發展成果惠及廣大群眾。
“在我困難的時候,是村里幫我繳納了醫保費。”“是村干部聯系附近的企業,幫我安排就業,讓我的生活有了保障。”“是村慈善工作站的捐款讓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句句感慨映射出譚港村群眾在村“兩委”服務和幫助中感受到的幸福。
2015年12月,在張勇的倡議下,譚港村在全市率先建成了村級慈善工作站。每逢村民家遭遇大病大難,村兩委班子都會帶頭捐款。目前,這個“家門口的慈善工作站”擁有愛心基金110多萬元,累計助困800多人次,發放善款60多萬元。(蔡誠)
[責任編輯: 張檬檬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