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7 10:18:53 來源: 南通網
□張西流
4月23日,黑龍江密山臨湖村一只野生東北虎在地里撲傷一名女性村民,宋先生駕駛自己的白色轎車沖向老虎,將受傷村民救走。4月26日,記者從密山市委政法委辦公室獲悉,救人司機宋喜國、畢遠香獲得見義勇為榮譽,每人獲得獎金2萬元。救人司機宋先生稱當時沒有考慮太多,一心只想把人救出來。
(4月26日《新京報》)
我們必須看到,在當今社會,道德依然活在人們的心中,見義勇為仍然擁有執著的堅守者,見義勇為需要正向激勵。基于此,黑龍江密山重獎虎口救人的兩位見義勇為者,各發獎金2萬元,顯然是對見義勇為最好的褒揚。也許有人擔心,重獎會給見義勇為善舉涂上“功利”色彩,但依筆者之見,通過“獎善”機制激勵和倡導見義勇為,黑龍江密山這項善舉不能成為個案,應該成為引領全國的一種“風向標”,讓“獎善”成為一種社會常態。
眾所周知,見義勇為者,有的因此受傷致殘,給其今后的人生帶來無數的艱辛與坎坷,要比健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有的甚至為此獻出了寶貴生命,給親人和家庭帶來難以消解的困難和痛苦。見義勇為者的壯舉感天動地,值得頌揚,但他們做出的巨大犧牲更需要給予法律救濟和制度撫慰。因此,地方政府必須出臺相關規定,建立“獎善”機制,重獎見義勇為,以此激勵更多人踐行見義勇為。一個社會要形成穩定的道德秩序,創造良好的社會風尚,不僅要有強有力的社會輿論監督,而且要求每個社會成員崇尚公德。若想見義勇為成為全社會的“大合唱”,需要“獎善”機制去激活。
換言之,對于見義勇為者,既要給予法律救濟,更要給予制度關懷。要知道,維護行善者的合法權益,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是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一種褒揚,更是對誠信社會的一種引領。更重要的是,當今社會,見義勇為精神尚未深入人心而成為一種社會常態,迫切需要有關部門通過獎勵見義勇為去進行正面引導和典型示范,倡導“人人尊重見義勇為,人人保護見義勇為,人人敢于見義勇為”的良好社會風尚。當然,獎勵見義勇為,不在金錢和物質的多少,關鍵是要讓“獎善”成為一項基本的社會制度,制定具體化、規范化的獎善措施,以此激勵更多人去見義勇為。
[責任編輯: 季肖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