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 07:43:14 來源: 南通網
□李昌森
回家的那條路,走了幾十年。從祖先用雙腳踩出的羊腸小道,到“晴天塵土揚、雨季水汪汪”的灌溉渠路,從磨破了幾十雙鞋底的磚塊沙石路,到一馬平川的水泥路、柏油路,經歷過冬天的坎坷,迎來了夏日的暖陽。路況連著時代變遷,連著幾代人的成長。紅日東升,其道大光。追夢路上飛來的那匹馬,馱著“小康”奔馳在希望的田野上。
那年春節回家,正趕上冰凍開陽、好似進了“鴨烏蕩”。自行車前輪沾滿泥,后輪被爛泥捆挷,該粘不粘的高沙土,膏藥癡般的倔強。坑坑洼洼、九彎八拐,從九華到一甲,比上海到北京還漫長。路呀路,道阻且長,苦了農家累了村莊。
草屋房頂早已開了天窗,合抱的楓楊日也盼夜也盼,寬廣的大道何時修到咱家曬麥場?何日告別“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鄉下一套房”?
歲月在墻上剝落,讓“拆”鑿出個大洞,籬笆外的故道豎起高高的擋墻。筑路車帶著塵土一路奔跑,男女老少齊上陣,把全面小康號角吹響。揮灑東西,轉戰南北,勞動號子奔向凌云迎風歡唱;用汗水澆灌、用老繭鋪基,改天換地的動能在經緯線上釋放。修路、筑夢,一心奔小康。踏破坎坷成大道,縱橫交錯,一條一條又一條。南邊是寧通高速,西邊是新204國道,二龍戲珠串串聯四通八達。鄉鄉聯、村村聯、戶戶聯,聯起幾代人的夢想。家,不再遙遠;路,不再漫長。5分鐘上國道,10分鐘上高速,1個小時到上海逛商場。田成方、 樹成行、路成網,條條大道綻放圓夢的光:一條通向我家,一條通向銀行;一條通向羅馬,一條通向“詩和遠方”。
路,已不是那條路;河,也不是那條河, 一彎拱橋一掃老態龍鐘的模樣。彩云追著月亮灑下一田幽夢,夜燈閃閃發出清醒的光。
夢思起舞,醉了回鄉路,路暖三春,寒士心花放。
門前的小河不知疲倦地日夜流淌,成天把“小橋流水人家”掛在嘴邊唱。鄉村里的都市,沿途散發出久違的噴噴魚蝦香。屹立一千五百年歷經風雨滄桑,老銀杏銹跡斑斑仍不失“數一數二”的風光。自從有了通向國道的大路,引來無數游客駐足欣賞。秋葉在樹梢搖搖晃晃將故事染黃,喜鵲飛來飛去,像過節似的吟唱鳥語花香。
路是碧玉簪,脈動新方向。窮,也是路,因為交通不便耽誤多少發展好時光;富,也是路,一路通暢,百業興旺。有路就有流、有流就有活、有活就有富,從此,有了一村青翠一村綠的新洋港,有了夢中醒來副業興的福幸莊,往日讓人冷眼的高沙土,有了各路商賈爭相涌進的新景象。
在風中奔跑的路,喜了農家喜了田野、喜了川流不息南來北往,“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
在風中奔跑的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城市化不一定非要進城,美麗鄉村照樣可與現代化都市同框。
在風中奔跑的路,一頭連著過去,一頭連著未來,古老的變得經典,現代的更加豪放。
在風中奔跑的路,向著太陽、向著希望,伸向小村、伸向小康、伸向人間天堂。
[責任編輯: 高陽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