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宏
張謇企業家精神包括了十分豐富的內容,而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無疑是其中最閃光的部分,鼓舞我們砥礪前行、接續奮斗,追求卓越,實現輝煌的巨大精神財富。
愛國不僅是貫穿張謇一生的主線,也是其全部實踐活動的中心點和出發點。張謇的企業家精神之所以得到廣泛贊譽,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不僅有著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而且勇敢地付諸實踐。
張謇所處的年代,在江海大地,個體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以手工工具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仍占據絕對主體地位,人們知識缺乏,思想落后,視野褊狹。張謇認識到“科學發達時代,科學愈進步,則事業愈發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大膽采用西方機器大工業的生產方法和股份制經營方式,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使企業克服重重困難,逐步開枝散葉,做大做強,成為清末民初國內有影響的企業,形成了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集團。他還把這種創新精神運用到發展教育和社會事業之中,創立了多個全國第一。胡適在為張孝若編著的《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所作序言中指出:“他獨力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于一方,而影響及于全國。”這不僅是對張謇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特質的高度肯定,在某種意義上也揭示了張謇經營企業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當前,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充滿了風險和挑戰。創新是克服困難的重要法寶和不二利器。弘揚張謇企業經營中的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對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永久期盼和不懈追求,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是團結各族力量的精神紐帶,改革創新是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力量。張謇企業家精神與當代中國精神兩者之間內在統一、高度契合,凸顯了其核心要義,體現了其政治要求和成功要訣。準確把握張謇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內涵,努力踐行張謇企業家精神,對于傳承當代中國精神,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系南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黨委書記,南通市歷史學會會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