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 命榮
“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要以勞模工匠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最近,如皋市安定小學的學生在“勞模工匠進校園”——開學第一課的宣講中聽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通順豐速遞派送員張鑫講述自己的奮斗故事之后,深受鼓舞。(9月12日《南通日報》)
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具有豐富深刻的內涵,需要大力傳播和弘揚。以往開展宣講,有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也反映出一些問題,比如,宣講的方式和內容存在“模式化”現象,吸引力不足;傳播效果有限,社會認同感不強;缺乏系統、長期宣傳的統籌規劃,“五月來、六月走”的現象仍然存在。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活動,讓勞模、工匠言傳身教,以“講故事”的方式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傳遞到企業和學校,這樣的方式值得點贊和推廣。
讓勞模精神宣講的效果事半功倍,需要將勞模精神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強大的精神力量。勞模工匠走進校園,講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精彩故事,這樣的“現身說法”更有感召力和引領力,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具象化,讓學生們可知、易感、能學。
“雙進”活動與開學第一課、微型黨課等活動結合起來,可以起到“一石兩鳥”的作用。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開展“雙進”活動納入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引導青少年學生崇敬勞模、學習勞模,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讓勞模精神成為青少年成長成才的精神動力,充分發揮勞模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導、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動廣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勇于創新,是開展“雙進”活動能取得良好成效的必然要求。千篇一律的“我講你聽”的灌輸式,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宣講方式上,要把主動問需企業職工、學校師生與采取互動式宣講結合起來,用“菜單式服務”提供優質、便利、實用、有趣的上課體驗,開展各類沉浸式體驗活動,才能講好勞模工匠故事,使勞模工匠形象可親可敬、可信可學,勞模精神入腦入心;在宣講內容上,需要精心打磨課件和視頻,多引入互動方式,才能讓宣講更接地氣,更受歡迎;在宣講師資上,需要注重宣講成員的多樣化,不斷完善勞模工匠宣講師資庫和視頻庫,努力實現學校宣講全覆蓋。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