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財政部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強化政策保障,加大資金投入,全力支持做好秋糧生產工作。截至目前,中央財政已分8批次累計撥付61.84億元,用于補助抗旱、救災資金、購置農藥、藥械等,為奪取秋糧豐收奠定了有力基礎。
秋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總產量的四分之三,秋糧豐收了,全年糧食收成就有了底,穩物價、穩預期、增信心就有了根基。為全力支持秋糧生產,財政部出臺政策、下撥資金,加大對關鍵環節支持力度:會同農業農村部等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加快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的意見》,推進糧食烘干設施裝備規范建設,推動糧食生產節糧減損;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范圍,實現1105個產糧大縣全覆蓋,提升糧食生產的抗風險能力;持續支持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設,全國主要農業縣及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實現農業信貸擔保業務全覆蓋……充分發揮農業保險防災減損和災后風險補償作用,全力確保秋糧生產關鍵窗口期各項農業生產順利開展。
秋糧是全年糧食的大頭,奪取全年糧食豐收關鍵在秋糧。今年以來,我國黃淮海地區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爛場雨”,北方入夏以后多地出現破紀錄高溫,洪澇、冰雹等災害點多面廣,農業氣象災害呈現多點散發、多災并發的特征,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再過一段時間,全國秋糧將陸續進入收獲期。奪取秋糧豐收,依然有一場硬仗要打,容不得絲毫懈怠。各地區各部門尤須堅定穩產信心,堅持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在田間鉚足勁、助農拉滿弓,采取超常超強措施,抓好田間苗情檢測和管理,環環相扣、協作聯動,扎實做好各項防災減災和“托底、保底、守底”工作,確保農業生產不斷、產量不減,合力穩定農業農村發展良好勢頭。
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不斷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就需要各級各部門未雨綢繆、不等不靠,依靠科技、能為善為,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更多現代生產要素不斷向田野集聚,實現科技增產、科技提質、科技增效。同時,不斷強化政策支持力度,用助農“及時雨”廣泛澆灌希望的田野,把資金的“好鋼”用在助農惠農的“刀刃”上,統籌抓好田間管理、災后改種、病蟲害防范等各項任務,切實幫助種糧人解決問題,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才能打贏秋糧豐收這場硬仗,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抓好事關14億多人吃飯問題的“農事”,任何時候都不輕言放松,我們糧食安全的基礎才能越發牢固。(王兆勇)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