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白山黑水間,中國人民奮起抵抗。92年過去,曾經的硝煙已散;但腳下這片土地,是先烈浴血守衛的山河!勿忘“九一八”!緬懷先輩,銘記歷史,吾輩自強,砥礪前行!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九一八”是國恥日,更是偉大的中華民族覺醒日!銘記“九一八”,喚醒人們對和平的向往與堅守。3500多萬軍民傷亡,無數先烈血染山河,用血肉之軀換取國家安康,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用堅定的鐵血意志撐起民族希望。向先烈致敬。歲月無疆,英雄不朽!在回望中告慰先輩: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矢志奮斗,使命必達!
勿忘國殤,在“勿忘”與“銘記”中居安思危。鮮血與抗爭寫就的歷史警示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強大。只有銘記苦難的民族印記,才能深知和平來之不易;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實現國家的進步,才能為國家、為民族復興貢獻更大的力量。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九一八事變”留下的不僅是國恥之痛,更是沉淀升華的“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的歷史教材、“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精神食材。苦難的歲月永不能忘,我們必須牢記來時的路,讓歷史不再重演。
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中華大地上無數國人用熱血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以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不屈的風骨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抒發了精忠赤誠的愛國情懷。14年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譜寫了壯麗的詩篇,以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為代表的無數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血沃疆場。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英勇抗戰,中國人民最終贏得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勝利,和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壯詩篇,14年的苦難與磨礪留給我們的遺產無比珍貴,留給我們的力量無比強大。激蕩愛國情,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讓“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凝聚偉大復興力量。
銘記歷史,實干興邦。“九一八”是中華民族之殤,更應成為中華兒女自強自立的強大動力。戰爭遠去、硝煙散盡,英雄不朽、精神長存。偉大抗戰精神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激勵一代代中華兒女勠力同心、砥礪奮進。抗日戰爭勝利以來,從滿目瘡痍一窮二白,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兩彈一星挺起民族復興的脊梁,到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從改革開放到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從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展望未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必將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珍愛和平,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在“和平來之不易”的廣泛共識中凝聚磅礴力量,矢志復興開創未來。(文/沈捷 圖/高金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