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水韻蘇米”稻米文化節在泰州興化糧食物流產業園盛大開幕。《“水韻蘇米”品牌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正式發布,開啟江蘇稻米產業發展新篇章。(9月22日《新華日報》)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中國農民豐收節即將到來。這個時候,田野間彌漫著稻花香。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十四億多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導,“對糧食問題,要從戰略上看,看得深一點、遠一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國之大者”,大就大在關乎民心向背、人民福祉。糧食,雖然司空見慣,但如果想提檔升級,也要打出品牌。打出品牌,糧食生產的前景會更好。
江蘇高度重視糧食品牌打造。江蘇水網密布、物華天寶、人杰地靈,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近年來,江蘇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全省以占全國3.2%的耕地,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2017年以來,江蘇傾力打造的“水韻蘇米”省域公共品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省內到省外,從名不見經傳到聲譽日上,品牌的影響力、帶動力日益增強。提到“水韻蘇米”,人們就會想到江蘇。
此次發布的《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品種培優、品質管理、品牌推廣、營銷拓展、融合發展五大提升行動,為“水韻蘇米”品牌發展指明了方向。培育優良稻種,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產量,為實現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水稻品質,事關水稻的市場前景。水稻品質足夠好,才能暢銷全省市場、全國市場乃至國際市場。做好水稻的品質管理,必不可少。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可以借助最新的技術,推動“水韻蘇米”品牌推廣、營銷拓展。“水韻蘇米”品牌要成長,可以多多打造融媒體產品,展現“水韻蘇米”的魅力。
到2025年,建立健全標準化的生產體系、現代化的儲加體系、數字化的營銷體系、規范化的質量體系,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將這些工作落小落細落實落到位,才能為“水韻蘇米”品牌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做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還要做好節糧減損工作。生產、儲存、加工、銷售,每個環節都應引起重視。將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損耗降到最低,才能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益。
又“稻”豐收季,“糧”辰美景時。希望的田野上,彌漫著稻花香。一以貫之抓落實,推動“水韻蘇米”品牌高質量發展向縱深邁進,方能把“水韻蘇米”品牌擦得更亮,為筑牢全國糧食安全根基、建設農業強國貢獻更多江蘇力量!(李兆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