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何以示范 強縣解碼·江蘇縣域發展調研行融媒體行動”在寧啟動。在未來一年時間里,聯合調研組將赴具有“深挖一鍬”價值的26個縣域,進行實地采訪,沉浸式探析江蘇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密碼”。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也是新聞工作者的立身立業之本。“何以示范·強縣解碼——江蘇縣域發展調研行融媒體行動”啟動后,聯合調研組用更生動更鮮活的改革發展故事總結各具特色的“縣域經驗”,剖析縣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全景式展現江蘇大地上波瀾壯闊縣域經濟版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縣域高質量發展是江蘇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做好全省縣域高質量發展更是踐行“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和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需要。
縣域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縣域興衰關系著發展全局,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的使命。縣城,是中國經濟版圖上一個特殊的存在,它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縣域承擔著集聚實體經濟、帶動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重要任務。縣域經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輻射著鄉村。在經濟大循環體系里,縣域經濟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強縣還需善治,善治才能富民。治大國若烹小鮮,新時代縣域治理需立足縣情,遵循規律,以民為本,處理好秩序與活力、維穩和維權的關系,探尋出高質量發展的密碼,合力推動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
縣域強則國家強,縣域富則國民富,縣域現代化則國家現代化。江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社會治理能力一直穩居全國頭部方陣。改革開放以來,從“春到上塘”到“昆山之路”,從“張家港精神”到“園區經驗”,縣域始終是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主戰場”。江蘇縣域經濟活躍,是中國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多年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穩居全國頭部方陣,“百強縣”總量和位次居全國前列,“千億縣”規模占全國“千億縣”總數40%。強有強的擔當,大有大的責任,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無論是“縣域示范”還是爭當“縣域先行區”,江蘇強縣展現出勇挑大梁、多作貢獻的更高追求。
縣域活,全盤活。縣域高質量發展是江蘇現代化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在中國式縣域現代化戰略目標的指引下,全省上下以責無旁貸的擔當意識、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斷壯大縣域經濟根基,擦亮高質量發展的江蘇縣域底色,在中國式現代化壯闊征程上拼出更多江蘇新圖景。(沈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