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先進制造業規模不斷壯大,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新興消費潛力持續釋放。其中,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為49.8%、41.3%,比上半年均提升0.2個百分點。全省規上工業中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鋰離子電池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2.1%、39.2%、15.5%。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三新”經濟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聚合起了強勁新動能。新產業強勢增長、新業態不斷涌現、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三新”經濟也成為了推動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江蘇“三新”經濟實現增加值30780億元。今年以來,“三新”經濟蓬勃發展,江蘇經濟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前三季度,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318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5.8%。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在“三新”經濟發展方面交出亮麗答卷,背后是江蘇上下付出的艱辛努力。近年來,江蘇統籌推動“5G江蘇”“光網江蘇”“算網江蘇”建設,大力推進制造業“智轉數改”。《2023數字江蘇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江蘇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萬億元,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1%,企業“兩化”融合水平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催生,也已經成為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發展“三新”經濟,江蘇空間廣闊、后勁十足。數字技術是“三新”經濟的核心驅動力,科技創新是“三新”經濟的“牛鼻子”。在數字技術方面,江蘇5G建設和覆蓋水平全國領先,截至今年9月5G基站達23.7萬個,排名全國第二位。在科技創新方面,2022年江蘇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先前《江蘇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正式印發,將進一步釋放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活力、促進新興產業持續發展。凡此種種,都讓“三新”經濟發展空間廣闊、后勁十足。
新經濟孕育新動能,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從各種數據來看,“三新”經濟壯大正在為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力。當前隨著科研投入不斷增強、科研基礎條件持續優化、科技創新成果日益豐富,也讓江蘇“三新”經濟發展動能強勁。行進在新征程上,江蘇就應強化科技創新這個核心支撐,聚焦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優勢領域,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在產業新賽道的卡位戰中搶占先機,涵養制勝未來的新質生產力,做好“三新”經濟大文章,“蘇”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邵彤)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