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國農村公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87億元,同比增長5.1%;新改建農村公路11.8萬公里,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九成以上;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8萬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5409座,在全國7679個農村公路平交路口加裝減速帶1.5萬個。(11月20日 人民日報)
數字的背后,是各地交通運輸部門重點部署、積極推動。時間鏡頭回溯到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鄉村路越伸越遠、越織越密,絕非一日之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建改建農村公路約253萬公里,解決了1040個鄉鎮、10.5萬個建制村通硬化路難題。我國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農村地區行路難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一路通,百業興。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全國商戶,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已經成了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載體。
民因路而富。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四好農村路”建設之前,一些地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隨著“四好農村路”建設不斷推進,實現了“出門水泥路,抬腳上了車”。隨著條條農村公路直抵田間,特色農產品運出去更為便捷,工業品下鄉也更加順暢,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成為現實。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就這樣在城鄉間雙向流起來、滾起來,群眾的“錢袋子”也隨之鼓了起來。可以說,一戶戶村民因路而富,一座座村子因路而興,“四好農村路”建設正在激活農業農村發展巨大潛力。
以“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康莊道”。實踐已經充分證明,一個更加健全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將為廣大農村興產業、促發展。當前,“四好農村路”也已成了促進農村產業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這就必須全面推進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工作常態化,促進農村公路與產業、旅游、文化等融合發展。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就是要全力推動農村公路的發展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等的建設一體推進,實現“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
溝通廣袤城鄉,“四好農村路”串聯起機遇與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不斷推進,其已日益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幸福路、致富路。可以說,“四好農村路”建設既是關乎群眾美好生活的民生基礎,更是暢通經濟循環的“毛細血管”,堪為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筑好路,促發展,“一直在路上”。讓農村更強、農民更富、鄉村更美,必須打造好“四好農村路”這塊金字招牌,以“四好農村路”助力新時代新農村升騰新希望、煥發新活力、譜寫新篇章。(邵彤)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