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公布數據,2月10日至17日(大年初一至初八)期間,共有946件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得到各地區各部門回應。
一塊留言板,一座連心橋,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也拉近了人民群眾與黨委政府的距離。從暢通被冰雪積壓的縣鄉道路,到責令存在安全隱患和占道經營的商戶整改,再到加快解決水氣暖供等急需問題,春節假期,相關部門立在網端“不掉線”。人民群眾的訴求在哪里,及時、務實的行動就會跟進到哪里,努力把“有信必復”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946件訴求和意見建議,主要涉及道路出行、供水供暖、討薪維權和環境衛生等方面。有些看似很小的個人問題,很可能代表著一個群體的關切,實在大意不得,馬虎不得。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級黨委、政府和黨員干部不懈奮斗的目標。實現“民聲”與“民生”的雙向奔赴,既是工作方法,也是政治責任。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回應民生訴求是否積極、迅速、高效,還是要請人民“閱卷”。且看一份份自發的“感謝信”:“下午接到了工作人員電話,對我的問題很重視,答復的內容很詳細,大過年的真是辛苦了”“特別感謝公共事業部門的領導,雖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能感受到你心系百姓、為百姓做實實在在的服務,祝你新年快樂,萬事順心”……字短情長、好評如潮,溫暖著寒冬臘月里的心。只有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更加順應民意、贏得民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所說的那樣,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帶著初心回首過往,盤點2023年的民生答卷:集采藥價降了、基本養老金漲了、家門口的綠色越來越多、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高了……一個個民生數據躍動成向上的曲線,不斷織密扎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網。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沒有終點,只有不斷開始的新起點。生活在被信息充斥的當今時代,更要學會利用好互聯網,創新為群眾辦實事、紓困境的方法,續寫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新章節,讓2024的民生獲得感成色更足、更亮。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在為民造福的道路上沒有完成時。傾聽“聲生”共振的和諧音,我們還需一茬接一茬地干,一件接一件地干。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陳佳博)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