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消防救援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部署開展以緬懷先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為重點的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到一年清明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家風蔚然,國風浩蕩。清明既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又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著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深沉情懷。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時代的先鋒。清明祭英烈,弘揚紅色文化、涵養家國情懷,培根鑄魂砥礪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事業。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無論是戰爭時期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英雄,還是和平時期勇于犧牲奉獻的平凡英雄,無論是向險逆行犧牲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還是在祖國建設各條戰線英勇奮斗獻出寶貴生命的英雄兒女,每一位英烈都是中華民族閃亮的精神坐標,每一個閃亮的紅色坐標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尊崇。每到清明,我們總會懷念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獻出寶貴生命的英烈們,這是賡續紅色基因的價值傳承,是對革命英烈的虔誠告慰。
梨花風起正清明,家祭無忘告英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全社會樹立崇尚英雄、緬懷先烈的良好風尚。英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引人向前、催人奮斗的燈塔。從安徽金寨縣紅軍廣場,到陜西照金陜甘邊革命根據地舊址;從寧夏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到河南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從線下開展致敬英烈、關愛烈屬活動,到線上開通祭掃平臺,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烈的故事……清明祭英烈,是為了不能忘卻的深情紀念,是家國情懷的熾熱表達,是對精神高地的執著守望,從英雄精神、紅色文化中汲取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力量。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途光明、任重道遠,前進道路上,還會有很多新的“婁山關”“臘子口”需要跨越。清明祭英烈,學習英雄精神、接受思想洗禮,升華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全社會傳承英烈精神,涵養愛國情操,進一步營造禮敬英雄、學習英雄、爭做英雄的社會崇尚,激勵人們保持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奮斗姿態,凝聚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石知見)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