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之際,麥浪滾滾,豐收在望。今年,我國冬小麥面積穩中略增,長勢總體好于常年、好于上年。連日來,各地搶抓農時,全力抓好夏收工作,良種良機良法全力護航夏糧豐收,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開好頭、起好步。(5月20日人民網)
風吹麥田千重浪,麥粒漸滿穗金黃。夏糧是我國全年第一季成熟的糧食,產量占全年糧食的20%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冬小麥。“三夏”既是奪取夏糧豐收的關鍵期,又是夯實秋糧生產的基礎期,關乎穩產保供、農民增收,關乎社會大局穩定。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搶抓農時,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夏管、夏種,堅決打贏今年糧食豐收“第一仗”,展現端牢14億中國人飯碗的強大底氣和堅實保障。
“搶”字當頭,“機”不可失。農業機械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裝備支撐。目前,全國安裝北斗終端農機已達220萬臺,植保無人機總量近20萬架,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超73%,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正在不斷為傳統農業發展賦能。四川組織了700多支農機應急服務隊,目前全省910萬畝小麥已經收獲近八成;安徽大范圍普及新型聯合收割機,全省計劃投入高性能聯合收割機約17萬臺,幫助廣大農戶搶收小麥……夏糧豐收,全年主動。“三夏”時節,各地“搶”字為先、聞“機”起舞,全力抓好夏收、夏管、夏種,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新”風勁吹,“慧”就豐景。“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穩固“大國糧倉”,離不開強大科技的加持。新時代十年來,歷年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科技創新在頂層設計中的分量不斷加重,從加大種業振興力度,到實施農業裝備補短板行動,科技創新有力助推“會種地”變“慧種地”、“老把式”變“新農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運用新設備、新技術助力夏管;搭建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農戶在手機上設置好程序,噴灌機與無人機便可以“互相配合”,進行“一噴三防”作業……科技助力、數字賦能,為“豐收在望”到“豐收到手”提供強勁后盾。
“責”之所系,“糧”策給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食為政首,谷為民命。奪取糧食豐收、守護糧食安全,精耕細作不可少,搶收搶種更關鍵。江蘇各級農技植保人員惠民下鄉,指導農戶做好小麥測產、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山西運城提前做好農機檢修、農機安全生產培訓、發放跨區作業證等準備工作;河南周口各大倉儲點積極騰倉并庫、優化收儲流程……堅定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科技助攻、積極作為,各地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全力爭取夏糧豐收“開門紅”,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周蒙)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