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今年全國快遞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其中品牌全網營收規模居前三位的快遞企業分別是順豐速運、中通快遞和圓通速遞。自2021年首次超過1萬億元以來,我國快遞年業務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今年突破萬億大關的時間比去年提前近一個半月。
小包裹蘊藏大能量,彰顯消費市場澎湃動力。萬億數字背后是一個點多、線長、面廣的消費市場具象,照見千城百業欣欣向榮、生產消費蓬勃興旺,烘托出中國市場經濟的“藍海效應”,也折射出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努力奔跑、擔當實干、銳意進取的精神品質。
“小包裹”映射“大經濟”。今年以來,快遞業以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激發發展新動能,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大型分撥中心智能化改造加快推進,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運輸效率、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快遞業務量的增長,不僅是居民消費能力增強的寫照,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用好“小快遞”優勢,撬動市場活力“大杠桿”。市場“無形之手”優勝劣汰,政策“有形之手”引領方向,可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快遞興起勃發,是市場客觀規律運行的結果,也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導向引領。打好民營經濟助跑“組合拳”,推動新業態集群“加速跑”,文旅與熱點經濟拓展消費潛能“新模式”等,正是快遞業迅猛發展的“源頭活水”。要堅持“無形之手”“有形之手”緊密銜接、系統集成,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石。
南來北往,貨暢其流。為推動快遞物流“加速跑”,快遞業加快改進服務組織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從大數據加前置倉到智能稱重自動化分揀設備,再到無人車、無人機加速應用落地,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與快遞業深度融合,在提高貨物周轉效率的同時,也推動寄遞服務更快更有針對性。快遞業還積極融入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公路、鐵路、航空、水運共同發力,多式聯運既暢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環”,也貫通了經濟發展的“大動脈”。
“小快遞”因實干而潮涌,織就流動中國“經濟紐帶”。市場繁榮發展離不開實干創造,快遞行業發展離不開實體經濟基礎。我們要繼續弘揚實干苦干、艱辛奮斗精神,讓每一個快遞小哥、生產工人、商家企業、追夢者等“鏈上因子”活躍起來,實現快遞及相關行業創新創造,拉動中國經濟鏗鏘前行的巨大引擎,走向經濟高質量發展更深藍海,揚帆起航、行穩致遠。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小快遞”折射中國經濟向好的活力態勢和中國市場蘊藏的無限潛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以快遞之東風,繼續激發新業態和新型產業內生動力,推動各行各業融合聯動,可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澎湃動力。(李龍)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