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牡丹頌”,江海迎盛會。昨晚,南通大劇院的舞臺星光熠熠。在這場精彩絕倫、亦詩亦畫的頒獎晚會的幕后,同樣有一群默默付出、為曲藝賦能的人,其中著名主持人周濤身為本屆牡丹獎頒獎晚會總導演,帶領工作團隊提前進駐,確保演出各個環節有序進行。
談及執導這臺晚會的最大感受,周濤坦言:“我是一個非曲藝工作者,是一個曲藝的圈外人。作為這臺晚會的總導演,我希望在這臺晚會中帶入一些我作為圈外總導演的觀眾視角,表達出我對于曲藝藝術的審美取向、對于曲藝藝術本體的尊重、對于曲藝歷史發展脈絡的一個梳理,同時也表現出我們對于曲藝未來的一份祝福。”
據介紹,整場晚會的主題為“南通牡丹頌”闊步新征程、江海展華章,著重突出曲藝界的新成就新氣象,同時涵蓋了此次主辦地南通江海交融的地域特色,呈現出曲藝事業廣闊壯美的發展圖景。
“本次頒獎晚會的美學追求,我覺得可以用這三個字來形容,分別是美、廣和新。”周濤告訴記者。
美,旨在能夠追求專屬于牡丹獎的“形式美”,通過匠心獨運的舞美結構、絢麗豐富的視覺元素、靈活機動的空間調度,表現出大氣恢宏、意蘊豐富的美學特征;廣,意在回歸曲藝藝術本體,突出了曲藝曲種的豐富性,通過相聲、小品、評書、評彈、京韻大鼓、河南墜子、陜北說書等17種曲藝表演形式,匯集來自全國各地的甚至外國籍的演員、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家,努力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酣暢淋漓的曲藝饕餮盛宴;新,一方面是指為南通專門創作的兩個節目,分別是開場歌舞《滿庭芬芳》和評彈作品《南通贊》,以此歌頌南通新時代蓬勃的發展,致敬自強不息的南通人民,另一方面則是指曲藝青藍相接、生生不息的發展態勢,通過青年演員參演、舊曲新唱,凸顯時代特色。
周濤說:“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打造出一臺有藝術高度、有曲藝風范、有南通特色的頒獎晚會,為大家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聽盛宴。”
執導“南通牡丹頌”頒獎晚會,并不是周濤首次與南通近距離接觸。她在接受采訪時談到,最早來南通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是拍一個專題片,紀念人民藝術家趙丹先生。前幾年,參與了電視紀錄片《中國》的配音。第二季的其中一集里,周濤用大約50分鐘時間講述了張謇先生的故事,那一次配音讓她對“一個人、一座城”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上一次,周濤等藝術家來南通采風時,走過五山濱江、南通博物苑等處,實地感受到南通的滄桑巨變。
記者 張堅 楊鎮瀟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