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州灣示范區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悅享藍灣 青雁歸巢”返鄉大學生春節系列活動,160余名在外求學的學子齊聚家鄉,用腳步丈量土地,用雙眼見證發展。從城市崛起到鄉村振興,從產業騰飛到生態蝶變,學子們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家鄉的蓬勃脈動,共話未來。
活動第一站,學子們走進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規劃展示館。這里不僅記錄著通州灣的歷史變遷,更描繪了一幅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在講解員的帶領下,他們認真聆聽通州灣在國家戰略、港口規劃、產業布局等方面的介紹。巨大的沙盤上,港口、產業園區、交通樞紐等標志性項目清晰可見,學生紛紛感嘆:“家鄉的發展勢頭真令人振奮!”
隨后,大家實地參觀了中鐵十四局等示范區重點企業。在盾構機生產現場,巨大的盾構機一字排開,這些“大國重器”不僅是基建的核心裝備,更是通州灣制造業實力的象征。春節期間,不少企業已復工復產,項目建設工地上車輛穿梭、焊花四濺,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畫面讓學子們直觀感受到了通州灣的“速度與激情”。
通州灣示范區工業產業朝氣蓬勃,鄉村振興同樣有聲有色。走進同盟村稻米加工廠,金黃的稻谷經過篩選、去殼、碾磨等工序,蛻變成晶瑩剔透的優質大米。同盟村黨總支書記曹剛介紹:“我們的稻米加工廠日產量最高可達100噸,每一粒米都經過嚴格把控,確保品質優良。”學子們親眼見證了“一粒米”背后的鄉村振興故事,對“產業先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新民村,寬敞的水泥路、清澈的河道、成排的綠樹,勾勒出一幅“天藍、水清、樹綠”的美麗鄉村畫卷;在海防村,生態養殖示范點里的稻花甲魚、生態螃蟹、綠色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吸引了學子們的目光……一位大學生感慨道:“沒想到家鄉的生態產業發展得這么有聲有色,真是既美了生態,又富了鄉親。”
活動最后一站,學子們齊聚一堂,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通過觀看通州灣宣傳片,全面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現場還介紹了通州灣青年人才工作情況及示范區人才政策,鼓勵學子們學成歸來,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在交流互動環節,學子們踴躍發言,分享自己的求學經歷和回鄉感悟。大學生小陳激動地說:“如今通州灣已駛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畢業后我決心回家鄉發展,用滿腔熱血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本報記者 吳霄云 嚴春花
本報通訊員 楊羽丹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