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以為自己是“扶貧”對象中的一員,實際差點兒成為騙子洗錢的“幫兇”……昨天,記者從崇川公安分局唐閘派出所獲悉,該所近日接到轄區農業銀行經理報警,有客戶前來取錢,懷疑是被詐騙,民警到場后發現,該客戶落入騙子圈套,差點成為詐騙“工具人”。
原來,客戶李某當日去銀行取錢,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剛剛轉入李某賬戶的一筆錢存有疑問,對方賬戶顯示異常。想到此前民警的反詐宣傳,工作人員立即詢問李某取錢的目的。李某稱,此前在外打工時,徐某欠錢沒還,當日打款是來還錢,但李某拿不出任何憑據。謹慎考慮,銀行工作人員選擇報警,民警現場對李某進行詢問,李某只是不斷重復此前的說辭。為確保李某的財產安全,民警將李某帶回派出所進一步核查。
經了解,李某前不久收到一份快遞,里面裝著“鄉村振興文件”,稱李某有一筆297萬元的扶貧款,只要掃描文件下方的二維碼就可申領。李某按要求下載安裝了“鄉村振興”App,而后加入聊天群,“客服”告訴李某可以獲得297萬元的扶貧資金,當天可向李某的農業銀行賬戶轉賬1.2萬元,只要李某取現再存入其他銀行賬戶就可算作投資,拿到第一筆扶貧資金?!翱头边€叮囑李某,如果銀行人員或民警問起錢的來源,就說是別人還的欠款。
民警發現,轉賬給李某的人員徐某是一名詐騙受害者,此前遭遇投資理財詐騙,轉入李某賬戶的1.2萬元正是徐某的被騙款,徐某已在當地報警。李某若幫助轉賬,將成為騙子轉移贓款的“幫兇”。除此之外,騙子還可能誘騙李某拿出自己的積蓄參與“投資”,從而獲取更多下撥的所謂扶貧款,最終讓李某損失慘重,這一套路其實就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
面對身陷騙局的李某,唐閘派出所值班領導王成、民警劉東雷耐心向李某講解虛假投資理財類詐騙手段,通過觀看反詐宣傳片、案例講解,剖析詐騙分子的詐騙伎倆。經過長時間的溝通,李某終于意識到自己遇上了詐騙,還差點成為騙子的“幫兇”。
記者 張亮 通訊員 盧星羽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