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在我市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紛紛表示,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如春風化雨,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大家圍繞“江蘇要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等四個方面,結合各部門、各地實際深入討論。
把握好挑大梁的著力點,我市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要以“干字當頭”的奮斗姿態、“干出精彩”的目標追求,做好自己的工作。南通海事局指揮中心(通航管理處)主任(處長)孫濤表示,海事部門將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錨定南通下一個萬億目標,在安全保障中展現“硬核擔當”,在服務發展中傳遞“海事溫度”。“最近,我們從稅收視角開展了新質生產力、海洋經濟、銀發經濟等專題分析,從大數據中看到了南通發展的信心與后勁。”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科科長顧標琴表示,接下來將持續發揮稅收大數據“金山銀庫”作用,高效服務全市經濟運行,創新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加快釋放稅收優惠政策紅利,助力大項目快建設、高產出。江蘇諾萊智慧水務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杰表示,在通州灣扎根的六年里,諾萊公司不僅建立了以超濾技術為核心的綠色無藥劑技術體系和產品,還成功研發出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水務裝備。展望未來,陳杰堅定地說,將用科技的力量守護每一滴清泉,為江蘇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貢獻諾萊力量。
奮力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南通產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浩認為,產研院作為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科創發展的主力軍,將聚焦主業,在院所對接合作、研究機構建設、產業創新研究方面著重發力,打造科創高地;抓實品牌,以南通高校產學研聯盟和南通科技大市場為抓手,集聚資源,做實口碑,提升影響,強化示范效應;聚才聚策,加快構建“基金+基地”“投資+孵化”創新發展模式,促進科創人才項目質效雙升,加快建設“科創引領示范、產業層次鮮明、服務體系一流、競爭優勢突出”的高品質科技園區。崇川區委常委、崇川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閆靜翔說,立足崇川經濟開發區實際,以區級產創融合“八大行動”為抓手,著力構建“實驗室—中試基地—產業園區”全鏈條創新體系,推動“科技變量”轉化為“產業增量”;同時,以“撥投股”聯動機制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為產創融合注入強勁動力,努力將崇川經濟開發區打造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高地。通州區人民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醫師鄧廣均說,未來,人工智能醫學影像將成為精準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作為影像科醫生,他將主動適應新形勢,擁抱AI技術,讓AI賦能醫療,造福更多患者。
奮力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仲月軍說,海安開發區將進一步推動智能裝備制造、高溫合金及新型膜材料、現代紡織等領域技術革新,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探索“飛地孵化”“離岸創新”等模式,以協同創新推進產業發展,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轉化。如東洋口鎮黨委副書記張愛明說,該鎮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按照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做好專利申請工作,提升高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的占比,全年力爭申報高企30家。同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以傳統產業的高端化升級為主線,鼓勵存量企業通過技改、產學研合作,更新設備、工藝。南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公室黨工委委員、副主任符行表示,立足如皋高新區產業基礎,聚焦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型電力裝備等優勢產業,實施強鏈補鏈延鏈攻堅行動,力爭2027年三大主導產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前瞻布局合成生物、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賽道,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家以上,構建“鏈主企業+合作伙伴”融通發展生態。市外辦綜合處(市委外辦秘書處)處長周瑾雯表示,他們主動融入全市經濟工作中心,用好用足使領館資源,積極服務穩外資穩外貿,推動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競出新風采;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不斷深化對外合作,進一步擦亮“通情達友”“愛上南通”“海外南通”三大外事品牌,擴大國際“朋友圈”,加大外事惠企政策宣傳力度,更大程度便利國際商務往來,優化良好涉外營商環境,深入推動全市對外交流合作和高水平開放。
奮力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市科技局規劃與協調處處長張春燕說,立足科技創新統籌協調、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等處室職能,赴上海、蘇南組織科技創新雙月例會,一體化開展“學習借鑒+專題部署+科技招商”;以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為契機,深化與上海市普陀區等先進地區的合作對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融合等方面與上海的“同頻共振”。啟東生命健康科技園副主任岳國強表示,未來,他們園區積極融入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大局,與上海的國際平臺、高端人才、優質企業實現精準對接。園區充分利用啟東豐富的物理空間、低廉的創業成本、優質的生態環境,精準嵌入上海生命健康產業鏈,探索滬啟產業協同最優路徑。園區目標成為張江生物醫藥研發生產的加速器,產業外溢的首選之地。通州區發改委副主任施曉輝說,作為通州發改部門,進一步強化全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加快構建“5+5+N”未來產業體系,深入實施電子元器件、半導體等8條重點產業鏈建設,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與產業融合,深度參與長江口產業創新綠色發展協同區建設,不斷優化通州創新生態。
奮力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2024江蘇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海門區悅來鎮黨委書記錢雷中表示,悅來鎮將創新實踐“千萬工程”經驗,構建“現代農業提質—聯農機制創新—美麗鄉村升級”三位一體發展體系,進一步發揮高標準農田“建管用”優勢,加快建設市級現代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園,打造3個億元級農業龍頭企業和十億級產業鏈。深化“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發展訂單農業覆蓋60%行政村。通州灣示范區三余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丁夢陽表示,將厚植民生福祉,持續推進就業工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來自蘇錫通園區江海街道的基層黨員施雯說,在民生考場上,江海街道推動作風建設見真章,120余名黨員干部深入網格,隨時傾聽群眾心聲,通過“江海大走訪”活動,將這些民意轉化為社區食堂助餐點、智能充電棚等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