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中午,陽光灑滿海面,在如東劉埠漁港碼頭,裝備齊全的“撈金人”們駕駛著漁船,伴隨著陣陣轟鳴聲,向著大海深處駛去,他們今天的工作是去捕撈有海上“軟黃金”之稱的鰻魚苗。“鰻魚苗無法進行人工繁殖,每年1月至4月,我們會捕撈野生苗賣給廣東、福建等地的養殖場用于人工養殖。”船長葛永是“撈金”老手,他告訴記者,今年是難得的豐收年,鰻魚苗的捕撈量較往年增加了三倍。
“北來要作嘗鮮客,一段鰻魚一段金。”這是鰻魚苗被稱為“軟黃金”的由來。由于其體型微小,如同銀絲般在海水中若隱若現,因此捕撈鰻魚苗不僅需要耐心,還得講究技巧。“先用鉤子鉤住網架,取出提前拋下去的捕撈器,魚苗上船后,再進行挑揀,這個過程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與精度。”葛永一邊講解,一邊收起手中的捕撈器,細密的網眼中滿是活蹦亂跳的鰻魚苗。
“撈鰻苗是個精細活,一條鰻苗比針粗不了多少,一不留神就容易壓壞苗。”葛永告訴記者,今年他共下了200張網,多的時候一天能捕兩千多條,少的時候也有七八百條。為了提高捕撈效率,他還淘汰了往年一直使用的竹架網,改用排網進行捕撈作業。
因為鰻魚無法人工繁殖的特性,鰻苗一直是水產行業的“金疙瘩”。葛永介紹,今年市場價格最好的時候,一條鰻魚苗能賣到7元多,當下價格有所回落,單價在4元左右。在如東當地,像他一樣持有“鰻魚苗捕撈專項證”的漁船共有321艘。截至目前,已累計捕撈鰻苗約7500萬尾,預計總產值超億元。
如東地處濱江臨海,海產資源豐富,除鰻魚苗外,黃魚、鯧魚、梭子蟹、金鉤蝦等也是漁民們的主要捕撈品種。近年來,為保護縣域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生物資源可持續發展,如東通過嚴格控制漁船捕撈工具指標、實施減船轉產等方式減少捕撈漁船總量。與此同時,連續12年在如東海域進行黑鯛魚、半滑舌鰨、對蝦、海蜇、梭子蟹等海水產苗種增殖放流工作,豐富物種種群數量。
通訊員 陳慧 朱南州 王洪
記者 徐書影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