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省海安市隆政街道聯合村5組人工飼料大齡蠶飼育蠶室內,一排排蠶架齊齊整整,一個個蠶繭圓圓鼓鼓,農戶們正在采摘蠶繭,忙得熱火朝天,好一派熱鬧景象。
“這批飼料蠶是從3月15日開始養殖的,作為今年的第四批,我們共養了8張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每張紙蠶繭不低于100斤。”聯合村飼養農戶吳冠群信心滿滿地介紹。經過前三批的試養,逐漸掌握了養蠶的技術要領,并成功獲利,這極大地鼓舞了農戶吳冠群的信心。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勞動力的逐漸老化,蠶桑產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家蠶人工飼料培育與傳統家蠶飼養相比,具有省工、省時、省力且一年四季均可飼養的優勢,很好地解決了人工、季節對傳統養蠶方式的制約問題。作為鑫緣集團2025年的首批工廠化飼料蠶農村飼養試點,吳冠群在村黨總支大力支持和鑫緣集團技術指導下,飼料蠶從一張紙、兩張紙飼養起慢慢積累經驗,至今已成功飼養了第四批,今年春節的一張紙創下了最好產量每張達58公斤。
“我們的蠶吃的是飼料,飼料里面的成分是桑葉、豆粕、玉米粉,還加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按1∶1.8的比例將原料與水混合攪拌均勻,經過高溫蒸煮殺菌,變成了柔軟的綠色塊狀飼料,吃不完的飼料還可冷藏保鮮。”吳冠群介紹道。
不僅如此,該喂養模式還大量減少了人力成本。據聯合村黨總支書記吉宏偉介紹,傳統養殖方式下,每天需要桑葉喂養3次,且還存在“毒桑”的風險。而飼料養蠶,每個齡期只需要喂養一次,根據生長情況適當補喂即可。之前每張紙就需要1個人力,現在1個人負責10張紙完全沒問題。
近年來,聯合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積極打造鄉土特色品牌,拓展蠶桑生態產業鏈,與鑫緣集團緊密合作,構建了“工廠+農戶”“自動化+飼料化”的緊密聯結模式。
以科技為驅動,以合作為紐帶,實現蠶桑生產過程的集約化,讓蠶農多批次養蠶進而帶動農民增收。據悉,鑫緣集團今年可向蠶業農場主、蠶農提供一至四齡中小成品蠶10萬張,預計帶動2萬農戶增收。
下一步,聯合村將依托資源稟賦,繼續擴大飼料蠶養殖規模,培養更多飼料蠶養殖能手,做大做強傳統桑蠶產業,延長產業鏈,讓更多農戶受益于飼料養蠶,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作者:楊倩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