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州灣示范區推出“才聚藍灣 悅享生活”人才服務品牌活動,面向示范區人才發放總額200萬元的消費券,涵蓋住宿、消費、文化、娛樂等領域,以實實在在的福利提升人才獲得感。
無論是設定“南通人才日”,還是推出向人才發放消費券的政策舉措,都能看出我市對高質量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當前,我市正處于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做好人才工作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立足南通產業特色與發展規劃,精準梳理人才需求。我市船舶海工產業底蘊深厚,正朝著高端化、智能化邁進,急需船舶設計、智能制造、海洋工程裝備研發等領域的專業人才;高端紡織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面料創新設計、數字化管理、品牌營銷等方面的人才不可或缺;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吸引光伏、風電技術研發、儲能系統研究等相關人才迫在眉睫。因此,應通過深入調研產業現狀與未來趨勢,建立動態的人才需求目錄,使人才工作有的放矢,確保引進、培養的人才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是吸引人才的關鍵。在引進政策上,提高政策的含金量與吸引力,構筑人才引力強磁場。對于高端領軍人才,提供高額科研啟動資金、購房補貼、子女入學優質資源保障等優厚待遇;對于青年人才,設立專門的人才公寓,給予租房補貼,在落戶政策上進一步簡化流程、降低門檻。在人才培育政策方面,加大對我市本地高校、職業院校的投入,鼓勵院校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開設符合南通產業需求的特色專業課程,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同時,建立人才獎勵機制,對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給予表彰與物質獎勵,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搭建平臺,拓寬人才發展廣闊天地。一方面,強化產業平臺建設。依托我市的各類開發區、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創新平臺,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海洋經濟示范區等,吸引高端項目入駐,為人才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鼓勵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開展前沿技術研究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讓人才在實際項目中提升能力、實現價值。另一方面,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定期舉辦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高端學術論壇、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為人才提供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合作的機會,拓寬人才視野,促進知識與技術的共享、碰撞,激發創新靈感。
良好的城市環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2024年中國人才友好型城市研究報告》顯示,南通入選“2024人才友好型城市”及“2024最具吸引力城市”前50強。讓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就需要在硬件環境上,持續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水平。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改善交通擁堵狀況;引入優質醫療資源,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加強教育資源投入,打造一批優質中小學,為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在軟件環境上,營造尊重人才、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維護人才的創新成果;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積極宣傳優秀人才的典型事跡,增強人才的榮譽感與歸屬感,讓人才在南通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潛心發展。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