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上報隱患、積分兌換獎勵,員工、班組、車間、管理層已融為‘安全共同體’。”5月26日,南通佳之味食品有限公司環安經理顧向華感慨道。自企業推行安全生產隱患報告獎勵機制以來,員工參與隱患排查的積極性顯著提升。
記者從南通市海門區應急管理局獲悉,該區冶金工貿、危化品、建筑施工等10個重點行業領域已實現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推廣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下半年以來,7500多個安全隱患被及時鏟除,累計兌現獎勵資金和實物約160萬元。
分類施策:行業特色機制初顯成效
“4號塔吊在沒有滿足安全條件的情況下違規吊運材料,極易引發安全事故……”5月8日,海門建工某在建項目安全員接到工人的隱患報告。經現場核查確認情況屬實后,項目部第一時間暫停該塔吊作業,并對塔吊司機及信號司索工進行批評教育。為激勵全體參建人員積極參與隱患排查,對報告隱患人員給予100元物質獎勵。
這是海門區在住建領域推行“四位一體”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以來的又一典型案例。項目部負責人介紹,這一機制有效促進了建設、施工、監理、分包之間的協同合作,形成了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安全管理局面。機制實施以來,項目部共收到事故隱患報告11例,排查安全隱患17處,規避經濟損失近150萬元。
海門區應急管理局局長葛小軍介紹,立足區域行業特點,該區創新推出“一行業一方案”的差異化隱患報告機制。在工貿行業領域,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協作組作用,將內部報告獎勵機制與重點行業專項整治、安全風險辨識管控、隱患自查上報等工作深度融合。在燃氣領域,指導企業組建由安全總監牽頭的專項工作組,定期開展隱患診斷能力提升培訓。在交通運輸領域,聚焦“兩客一危”企業全覆蓋,并延伸至港口碼頭、交通在建工程,激勵全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在漁業船舶領域,創新“合作社+編組”管理模式,發揮漁業合作組織牽頭發動作用,以10人以上漁船為編組,統一建立隱患排查機制。
正向激勵:確保隱患早發現早消除
“發現并上報隱患后,我不僅獲得了200元獎勵,還保障了用戶的安全,感覺挺有成就感,今后也會更加細致地排查隱患。”此前,海門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安檢員曹笠在例行檢查時,發現一用戶私接燃氣表至車庫,存在爆炸和一氧化碳中毒風險,立即上報隱患。安檢班組長核查后,向用戶普及安全用氣知識,及時拆除了違規立管并封堵。
“燃氣安全關乎民生,看似簡單的一個隱患報告,可能避免的就是一場事故。”海門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安全副總監劉浩民告訴記者,為增強員工安全主人翁意識,昆侖燃氣推行分級獎勵機制,一般事故隱患獎勵員工100元,重大事故隱患獎勵200至10000元。通過正向激勵,公司已形成“發現—上報—整改—分析”閉環流程,確保了事故隱患早發現、早處置、早消除。
“職工在生產一線,是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的主力軍。”在中遠重工安全監督部部長顧亮看來,要通過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實施,讓員工逐步形成安全文化認同,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為此,企業先后制定了隱患排查治理、百日安全無事故獎勵等制度,大力推行“無責備文化”,鼓勵員工主動提交危險經歷報告或參與安全隱患“隨手拍”。除及時對上報隱患發放積分獎勵外,企業還以100天為一個周期,對無事故班組進行獎勵;年底,對一年來所負責區域無事故發生的員工,根據崗位不同給予5000至10000元的獎勵。
長效治理:隱患分析賦能本質安全
“電動自行車著火后危害程度極高,大家充電時一定要注意:嚴禁放在安全出口、樓梯間、室內、疏散通道等部位充電;使用匹配的原廠充電器,每次充電時間不超過額定時間……”5月20日,中遠重工班組晨會上,各班組長結合實際案例,為員工開展電動自行車充電防火安全提醒,以“小切口”推動安全意識“大提升”。
顧亮介紹,企業以“隱患動態分析”為抓手,構建“精準培訓+源頭治理”雙輪驅動模式。一方面,根據生產實際及前期隱患排查數據,每月針對性制定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從3月份收到的員工事故隱患報告來看,主要集中在起重、登高作業方面。比如,艙蓋翻身前未及時清理箱體里的不用物,容易掉落砸傷下方起重掛鉤人員;掛鉤位置設置不合理,存在脫軌墜落風險等。4月份,企業將起重作業作為月度培訓重點,每周二班組晨會著重強調相關安全事項。另一方面,以工藝流程優化為突破口,在設計制造階段盡量將高處作業平面化,從源頭上規避風險,實現治標與治本相結合。
“對查出的隱患,我們每年會進行一次全面復盤,建立隱患類型、發生時段、責任區域等的動態分析模型,為后續制定管控措施和隱患排查計劃提供依據。”顧向華告訴記者,通過分析發現,去年特種設備方面的隱患較為集中,因此企業將其定為今年隱患排查的重點,通過高頻次的巡檢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能力強化,及時發現并消除隱患。
“長效治理的核心在于將隱患分析轉化為企業安全管理的‘內生動力’。當前,不少企業已在建立完善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探索。下一步,我們將加大推動力度,加強服務指導和示范帶動,注重各類成熟經驗總結提升和復制推廣,最終實現從‘單一隱患整改到系統風險防控’的跨越式提升。”葛小軍表示。
作者:俞慧娟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