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小麥收割結束,南通夏糧收購進入高峰期。記者近日從南通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南通夏糧收購工作有序推進。
今年,南通全力擴大市場化收購,鼓勵國有糧食企業等收購主渠道合理定價、多收快收,帶動多元糧食經營主體積極入市、合理建庫、均衡收購,提升市場化購銷活力;作為夏糧收購的“錢袋子”,金融部門開通夏糧收購綠色通道,確保收購貸款“即報即審、即批即放”,收購資金供應不斷檔、不延時;各地積極做好政策性收購倉容、人員、質檢、設施設備等準備工作,確保收來的糧食“放得下”。
收得快
已累計收購小麥15萬余噸
夏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首戰,截至6月23日,南通全市累計收購小麥15萬余噸,其中國有企業收購已超8萬噸,收儲進度超50%。
南通市發展改革委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召開全市夏糧收購形勢分析會,印發《關于做好夏糧收購工作的通知》,保障夏糧收購市場平穩有序。
為激發購銷活力,南通引導各類主體入市收購,深化糧食產銷合作,支持糧食企業和種糧農民建立合作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鞏固提升糧食共同擔保基金使用成效。同時,完善糧食價格監測機制,提前準備最低收購價收購庫點,適時開展儲備糧收購,確保儲備按時輪入。
在提升為農服務方面,南通充分發揮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清理烘干、儲糧保管、加工轉化、市場銷售以及信息、技術等服務功能,為種糧農民提供專業服務。早開門、晚收秤,盡量減少排隊時間,為售糧農民提供高質量服務。此外,推廣滿意蘇糧App,實現預約收購、錯峰收購。
糧食收購事關農民切身利益。“通過多部門協調、全鏈條優化,夏糧收購實現‘顆粒歸倉、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市場穩定’。”南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南通將持續加強市場監測和形勢研判,多措并舉激發市場購銷活力。同時,進一步抓好收儲調控措施落實,確保收購工作順利推進,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放得下
5487臺烘干機助力夏糧收儲
小麥收獲圓滿收官,烘干與儲藏成為顆粒歸倉的關鍵。據統計,“三夏”大忙時節,全市投入使用5487臺烘干機,充分保障夏糧收儲。
“邊收邊烘,通風及時,今年新收的660.4噸新麥已烘干、順利歸倉。省人工又保品質。”面對連日梅雨,瑞康家庭農場購置的4臺烘干機發揮了重要作用,農場負責人陳佳慧算了一筆經濟賬:通過機器精準烘干,每噸小麥能有效減損60斤。
“溫度得穩住62℃,這批剛收的濕麥含水率27%,得烘足30個小時才能達標入倉。”在通州區東社鎮嚴北村的江蘇豐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30噸級的烘干機“轟隆隆”運轉不息,金黃色的麥粒如潮水般順著傳送帶翻涌而下。
豐科農業現擁有7臺30噸和10臺20噸烘干機,自5月26日啟動以來,生產線日夜不息,日均可處理450噸濕麥,已累計為自身及周邊農戶烘干7400多噸小麥。
從田野到糧倉,再到餐桌,安全儲糧是承前啟后的關鍵一環。
6月24日一大早,一輛載滿當地農戶烘干新麥的貨車駛入南通海安儲備糧公司,在智能扦樣點停下。只見扦樣機器人伸出機械臂完成“盲檢”,傳感器瞬間析出水分、容重、雜質、不完善粒等關鍵指標。一旦“體檢合格”,小麥即被送往封閉卸糧區。從5月30日開始,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收購13200噸小麥。
作為南通市儲備糧管理市縣統籌合作的首批單位,海安儲備糧公司去年5月底正式投用了新建的5萬噸糧倉。這座占地52.58畝的現代化糧庫,儲存能力可滿足海安市民三個月的用糧需求。“筒倉從外面看不出門道,可里面的學問大著呢。”海安儲備糧公司購銷科科長李志宏介紹,糧倉采用了雙層保溫設計,頂層弧形屋面預留了安裝太陽能基座的空間。內部則集成了自動化糧情檢測、智能通風環流、氮氣氣調保鮮、水冷控溫等多項綠色儲糧技術,特別是在高溫季節,糧面冷風空調機組能有效控制倉內和糧堆溫度。
不差錢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田間
運糧車往來不絕,機械抓斗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線……6月上旬,隨著最后一斗小麥順利入艙,如東禾源糧食經營部的第一船小麥即將“遠航”。“這船200噸小麥都是從周邊農戶收上來的優質小麥,近兩天預計還要再收購小麥4000噸。”經營部負責人施女士介紹說。
如東禾源糧食經營部,作為如東縣馬塘鎮為數不多擁有近千噸倉儲能力的經營部,每逢夏收季節,便成為周邊鄉鎮農戶集中售糧的首選之地。鑒于小麥收購時間集中、交易需現結等特點,施女士必須確保擁有充足的流動資金以應對收購高峰。“今年銀行服務貼心到家,給我們提供了最新型的貸款產品,不僅隨借隨還,而且利息優惠,這三年來,我再也不用為收糧資金發愁了。”施女士表示,5月初,當地農行的客戶經理就主動上門服務,深入了解經營部狀況后,為她量身定制了“惠農e貸專業大戶貸”,并迅速發放了300萬元貸款。
據了解,“惠農e貸專業大戶貸”是農行在惠農e貸經營貸、商戶貸等原有金融產品基礎上,專為農業產業規模經營戶、特色產業集群規模經營戶等規模經營農戶,以及從事涉農規模經營的非農戶,創新推出的專項金融產品,具有申請便捷、審批快速、利率優惠、隨借隨還等多重優勢。如今,施女士已熟練掌握貸款操作:要支付收糧款時,只需打開手機即可隨時提款;流動資金充裕時,則可隨時還款以降低利息負擔,“這款貸款產品用起來真是太方便了,就像隨身攜帶了一個專屬的錢袋子。”施女士由衷地感嘆。
作為夏糧收購的“金融后盾”,今年以來,南通金融機構提前謀劃、主動對接,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至田間地頭,有效滿足了糧食收儲企業和種糧農戶的資金需求。農行南通分行于4月初還組織開展了“千點萬戶”行政村批量建檔專項行動,重點走訪近3000戶糧食收儲大戶、重點農業經紀人等,精準對接用款及結算需求,制定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截至6月上旬,該行累計投放夏糧收購貸款5930萬元,同比增幅達62.5%;提供銀行卡、掌銀、POS等結算工具1200余套,對接回籠資金1.5億元。
作者:嚴春花 王穎 張水蘭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