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馮啟榕)當老齡化浪潮席卷而來,如何讓老年人遠離失能失智陰霾?昨天,全國首個《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服務規范》地方標準在通實施,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源自我市持續三年的民生探索實踐,填補了我國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服務地方標準的空白。
國家衛生健康委2023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失能失智老人數量達4500萬。當前南通市常住人口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2.95萬人。其中,因高血壓中風導致偏癱、糖尿病,隨之引發截肢、失明而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占比10%。
為減緩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的增長趨勢,202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項目,由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出醫、護、康團隊,深入社區對篩查出的失能失智高風險老年人免費授課。在失能失智干預班上,老人可以學到上百個針對性的身體訓練動作。三年來,該項目惠及主城區18個社區815人次的失能失智高風險老年人。項目持續實施三年,成效明顯,通過失能(失智)風險評估量表、老年人身體機能狀況和血生化檢測發現,接受干預的老年人衰弱情況顯著好轉,血糖、胰島素指標顯著下降,身體機能、睡眠、情緒、社交參與狀態等顯著改善。
為了給老年人失能(失智)干預提供標準化的依據,確保干預活動有章可循、規范統一,由南通衛生健康職業學院主導,南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南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上海璟沐預防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市康復醫院、南通市精神衛生中心、南通市第一老年病醫院、南通市北護理院共同參與編制了南通市地方標準《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服務規范》。6月23日,該規范由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7月1日起正式實施。
“該標準的突出亮點在于其科學性、實用性與通用性。”市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項目組技術指導、南通衛生健康職業學院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學科帶頭人陳玉華介紹,標準以統一的服務標準和操作規范為基礎,對基本信息采集、風險評估、身體機能測試、預防干預服務等方面的服務內容作出詳細規定,細化了服務流程,為各地開展好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干預服務提供了操作性較強的技術指引。
據悉,以地方標準出臺為契機,市衛生健康委將進一步整合醫院、社區、第三方評估團隊資源,不斷完善試點項目內容,并計劃把課程推向移動端,讓老人在家就能自學自練,用失能失智干預的“南通智慧”更好地守護“夕陽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