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南通舉辦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暨產業創新發展對接活動,“官宣”南通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等創新平臺成立,標志著南通在貫徹落實國家關于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戰略部署、培育產業創新發展生態上邁出堅實步伐。
從成功入選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到積極打造家紡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南通在新型工業化、數據要素等領域形成的先發優勢進一步顯現。
借力此次聯盟成立,南通堅持人工智能產業供給和應用牽引“雙輪驅動”的目標和路徑更為明確:到2027年,構建一批高質量數據集,引育一批行業垂類模型,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引育一批人工智能終端產品類項目,加快打造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特色應用和創新發展高地。
鏈接資源,優化發展生態
“近80家成員單位將整合貫通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金、服、用各類主體,深化技術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共同培育具有南通特色和區域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攜手打造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特色應用和創新發展高地。”關于未來,南通市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的規劃擲地有聲。
匯聚長三角人工智能企業、行業應用單位、研究機構、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等各方資源,聯盟的成立意味著南通AI產業由“單點開花”步入“集群飛躍”的新階段。 “作為聯盟成員,我們將全力開放創新資源、推動成果轉化、培養緊缺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期待,南通與南大共同答好“以人工智能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歷史命題,實現“雙向奔赴”。在中國移動江蘇公司副總經理鄭明看來,聯盟將進一步串聯長三角、珠三角優質資源,是推動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協同發展的關鍵一步,“我們將積極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全力支撐全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我們將持續深化與未來產業發展集團的合作,以算力服務與數智化解決方案助力南通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江蘇南研智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將依托自主研發的算網一體化管理平臺,為南通“市—縣—園區”三級算力體系提供技術支撐。隨著市未來產業發展集團、南通移動、中天科技、常州皓鳴、南研智聯、樁盟科技等單位共建生態,“聯盟+集團+基地”的平臺架構將形成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完整鏈條,搭建起產業協同的“四梁八柱”,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場景中應用與創新,推動南通AI生態從“概念構想”邁向“實體筑基”,“南通制造”向“南通智造”加速躍升。
技術賦能,推動產業升級
AI技術的嵌入,正開啟一場對制造業的“再定義”。
6月30日,記者走進中天鋼鐵集團(南通)有限公司高爐作業區看到,一輛4.7米高、13米長且無人駕駛的橘色火車,拖著一個巨大的鐵罐,緩緩行駛在8公里的鐵軌上。這個煉鋼最繁重、最危險的環節之一——高溫鐵水運輸,已有AI“駕駛員”。“這是全球首套AI+5G純電機車,具備全天候全流程鐵水運輸無人駕駛、融合定位跟蹤、停車對位精確控制等功能,將人從高溫、噪聲、粉塵的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開創了新能源純電機車大規模無人化改造在鋼鐵企業推廣應用的全新范式,真正實現“鐵水運輸無人化、鐵水調度智能化”高效作業模式。
積極擁抱AI浪潮、探索多元可能性的生動實踐在江海大地持續上演,賦能工業制造的典型應用場景不斷涌現——
開園一個多月的南通創新區紫瑯智谷集結大醫匠康養機器人、勵銷云南通研發中心、全波微電子AI芯片等項目,通過政策筑基、場景突圍、產業聚勢,加速構建“AI+”創新生態;全市首個人工智能算力中心落戶高新區,用“數字云+人工智能”推動特色產業智能化升級;大生集團以全流程智能化紡紗技術替代人工操作,降低50%人力成本,實現24小時無人化作業;元始智能自研的通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可解釋、可信賴、可應用的數字孿生產品,推動工業生產向智能化、數字化加速邁進……
南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通將建立全市人工智能產業招商聯動網絡,瞄準頭部企業、高校院所加大項目招引力度,聚焦人工智能垂類模型等軟件類項目和具身智能、消費電子、醫療器械等終端硬件類項目,重點招引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標志性項目,不斷壯大人工智能產業規模。
開拓場景,惠及千行百業
在學田街道學田南苑小區,“樁小盟自助租換電·便民用車服務站”內停著五六輛電動自行車。附近居民陳先生經常通過租換電池的方式,使用這些電動自行車短途出行,“手機掃碼操作就行,很方便,價格也合理”。
樁小盟(南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已覆蓋南通市崇川區超560個小區,服務超60萬用戶,在當地兩輪車充電市場占有率超70%。公司正加速推進智能充電、智慧車庫、租電換電、異業聯盟、社區福利及線上平臺等綜合業務發展,將圍繞“15分鐘智能便民生活圈”建設,提供電動自行車臨時出行新方案,打造可持續、可復制的城市惠民工程。
越來越多企業,正積極響應人工智能技術革新,在智能制造、智慧檢測、交通管理等領域率先布局,打造出一批標桿性應用場景。江山股份建成全國首個農化行業智能倉儲系統,通過AI驅動的立體庫和AGV無人叉車,智能分裝產能提升50%;交投集團“AI+道路巡檢”系統構建無人機與深度學習算法,實現道路問題實時識別與預警,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效能。
“人工智能+”建筑、金融、醫療、教育、交通、農業、養老、社會治理……一幕幕生動的AI落地圖景,勾勒出南通“算力筑基—數據賦能—場景驅動”的產業發展路徑。目前,南通人工智能垂類模型及應用場景培育庫涵蓋人工智能模型算法12個、終端產品15個、應用場景15個。
南通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通正按照“基金先行、場景牽引、平臺賦能、園區集聚”的思路,聚焦船舶海工、高端裝備、家紡、建筑、教育、養老等優勢領域,加強垂類大模型研發與優秀行業大模型本地化接入訓練和商業化部署應用,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
在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時代浪潮中,南通正以開拓者的姿態,在人工智能產業賽道上全力沖刺,推動數實融合步伐持續提速、數字治理效能不斷彰顯。
作者:劉璐 嚴春花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