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鄉村振興

      流水線作業,一小時可育800盤;秸稈做成基質盤,經濟環保雙豐收——

      水稻育秧盡顯“科技范”

      ?南通季和智慧農業有限公司水稻育秧自動化流水線。

      ?如東洋新糧食種植家庭農場,水泥場地上“旱地育秧”。

      海安隆政街道俞萬家庭農場的農民在育秧基地管護水稻秧苗。 翟慧勇攝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初夏時節,隨著油菜、小麥等夏糧陸續成熟收獲,水稻逐漸成為田野的主角。

      連日來,全市各地田頭一派忙碌景象,農民們搶抓農時開展水稻育秧。為保障全年糧食豐產豐收,牢牢守住“米袋子”,我市積極推進機械化“缽苗”“毯苗”育秧、運用秸稈基質盤、疊盤暗化等技術,在節本增效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育苗效率,培育優質秧苗,助力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流水線育秧

      10小時能育8000盤

      農時催人,5月,正是水稻育秧的黃金時節。

      走進海安開發區品建村的南通季和智慧農業有限公司,一大片整齊的綠色海洋映入眼簾,嫩綠的秧苗長勢喜人。一旁的育秧基地,一條水稻育秧自動化流水線正開足馬力、緊張作業。放盤、鋪底土、灑水、播種、覆土……短短十幾秒鐘,育秧盤就移到了傳送帶的末端,再由工人搬運下線、整齊排列。農田里,兩條軌道向田間伸展,一輛智能化小型運輸車滿載著秧盤,替代了人工搬運。

      公司董事長劉昌明告訴記者,機械化流水育秧省時、省力、省工,今年2100畝的育秧任務十多天就完成了。“有了流水線的助力,制出的秧盤蓋土厚薄一致,育出的秧苗粗壯均勻,能最大程度保障后期機插秧的質量,為水稻產量的提高打下基礎。”

      “全區推廣機插秧,今年總育秧量5萬多盤,可供1600畝水稻種植。”海門區紅紅家庭農場主黃華介紹,今年農場新購入了育秧流水線,不僅能大大減少用工投入,提高育秧效率,而且下雨天也能正常工作,不必擔心延誤農時。

      “大麥收割完后,最早的一批水稻南粳46號已于5月18日插好秧,目前已過了醒苗期。”如東縣洋口鎮洋新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農場主邵愛徐是退伍軍人,經過10多年的學習摸索,成為省內外聞名的育秧專家。“今年一共育了3000畝秧苗,除了自己農場,還幫如東、海門的種糧大戶育了700畝。”

      2014年,邵愛徐在自家地里試驗,發現無紡布比原先使用的塑料薄膜、稻草育秧省工省時、方便操作,2015年起便大面積應用。此后,他又試驗蛇皮布旱育旱管育秧技術獲得成功;鉆研采用微噴(滴)灌技術,在水泥場地上“旱地育秧”獲得成功,秧苗零損失。

      “流水線育秧,一天10小時可以育8000盤,用工10個人,以前采用人工撒籽育秧至少需要40人。”在邵愛徐看來,流水線作業還實現了精量播種,有效解決了人工播種育秧中播量大、播種不勻等問題。

      新技術助力

      育好秧育壯秧

      水稻收成如何,秧苗是關鍵,健壯的秧苗是水稻高產的基礎。

      海安許惠家庭農場的育秧基地,一排排整齊的育秧池綠意盎然,十多只白鷺悠閑地在田間覓食、嬉戲。“秧苗已經長到‘兩葉一心’,身姿挺拔,長勢不錯。”海安開發區區域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孫亞軍蹲在田埂上,仔細查看苗情。

      農場負責人許惠介紹,5月5日農場全面開始水稻落谷工作,采用機械化流水作業,四五名工人一天可以完成100畝左右缽苗秧盤落谷。

      目前,育秧主要有缽苗和毯苗兩種方式。“和毯苗平底育秧盤不同的是,每個缽苗育秧盤上有14×32個小孔,也就是缽體。”劉昌明今年五分之三的秧苗都采用了缽苗育秧,許惠農場里缽苗育秧800多畝。

      說起兩者的區別,孫亞軍告訴記者,缽苗秧齡長,一般25—30天,而毯苗秧齡只有15—20天,可以避免因插秧不及時而錯過農時;缽苗根系發達,機插秧時每個缽體分別插入稻田,而毯苗插秧時要切割根系,這樣一來,缽苗的根系被破壞得更少,有利于秧苗返青;缽苗充分的生長空間可使秧苗分蘗早、分蘗強、分蘗足,更有利于培育出健壯秧苗。

      今年,海安水稻育秧全面推行機械化、疊盤暗化等關鍵技術和社會化育秧服務,水稻落谷工作5月底前全面完成。“暗化處理有利于提高出苗整齊度、芽苗又壯實,今年我們重點對農戶進行指導,室內暗化處理率達60%。”孫亞軍說。

      “秸稈基質盤讓秸稈變廢為寶,還能提高秧苗質量,機插秧時根不容易斷,重量也比用營養土的輕,搬運強度減小,大大提高機載的秧數。”海門四甲鎮新街村新型合作農場的水稻育秧田里,工人們將一盤盤盛滿種子的秸稈基質盤擺入田間。去年起,海門在水稻育秧環節推廣運用秸稈基質盤。

      日前在海門舉行的全市水稻育秧工作暨高產栽培技術培訓會上,與會代表在悅來鎮保民村樂鑫農副產品專業合作社觀摩了水稻毯苗、缽苗和秸稈基質盤三種機械化播種流水線,大田集中育秧流程,水稻機插移栽演示,基質、秧盤等育秧產品展示。

      據了解,秸稈育秧基質盤是以農作物秸稈為原料,秸稈經過破碎、發酵、調制、模塑、烘干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基質與秧盤一體化的產品。利用這個基質盤,可培育出壯秧,滿足水稻栽插的需求。

      倡導早播早栽

      不讓秧苗等田

      這兩天,放眼江海大地,一邊是風吹麥浪、金穗飄香的豐收景象,一邊是秧苗舒展、綠意盎然的耕種畫面。全市各地農業部門加強指導,確保夏季豐收和播種無縫銜接。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設施農業現代化提升行動”“加快發展水稻集中育秧中心”。

      南通是國家大型商品糧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在品種引進選育、栽培研究、投入品開發、產業化開發等方面科技力量雄厚,水稻面積、產量走在全省前列。2022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269.8萬畝,僅占全年糧食面積的34%,但水稻總產168.7萬噸,占全年糧食總產的一半,即用34%的土地,獲取了50%的產量。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的大頭,水稻是重中之重。“在茬口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早播早栽。”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陳昌軍介紹,他們建議根據前茬騰茬時間,按照秧齡15—20天倒推播種期,盡量不讓田等秧,嚴防超秧齡移栽。

      育秧,是水稻機插栽培技術體系中最基礎的關鍵環節。以前育秧,浸種時間短,種谷不發芽;翻堆不及時,燒壞芽也是常事。按傳統方式育秧,即使24小時不合眼,也難免有閃失。

      “培育出健壯秧苗,是大田早發爭足穗、壯稈促大穗的基礎。”市作栽站站長郁偉介紹,育秧的成敗不僅直接影響秧苗素質的好壞與機栽作業質量的優劣,還影響秧苗期正在分化發育中的根、葉、分蘗等器官的質量,也對移栽后的發根、返青、分蘗,乃至穗數、粒數都有極大的影響。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郁偉說,水稻豐產豐收,關鍵靠管理,尤其是栽后的田間管理十分重要。連日來,他們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積極動員廣大農戶抓住晴好天氣,搶收小麥,同時做好水稻育秧生產工作。

      “機插秧替代了人力手工插秧,集中育秧成為主流育秧方式,進一步降低育秧成本、縮短育秧時間、提高秧苗質量。”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長青表示,農業部門將緊盯技術關、質量關,從水稻播種、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等方面全程為廣大農戶提供科學指導和優質服務,同時不斷提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推進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切實保障糧食生產安全。

      本報記者 盧兆欣 本報通訊員 胡詩琪

      2023-06-01 流水線作業,一小時可育800盤;秸稈做成基質盤,經濟環保雙豐收—— 1 1 南通日報 content_137834.html 1 3 水稻育秧盡顯“科技范” /enpproperty-->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射| 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斤 |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亚洲videos| 波多野结衣和乡下公在线观看| 和主人玩露出调教暴露羞耻|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一区| 东北少妇不戴套对白第一次|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疯狂做受xxxx高潮视频免费| 国产一级特黄高清免费下载| 欧美污视频网站|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 |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浪潮AV|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精|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好男人好资源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婷婷综合激情网|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人|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新梅金瓶1之爱奴1免费观|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bbbb|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久草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第5页| eeuss影院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