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縣級首個,總面積約1573.96平方公里
本報訊 (記者陳嘉儀)近日,《如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5—2035年)》獲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復,這也意味著如皋成為全省首個獲批規劃期限至2035年名城保護規劃的縣級城市。
如皋襟江帶海,地處江淮文化片區,擁有5000多年的成陸史、25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以及1600多年的建縣史。2012年,如皋獲批成為江蘇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上月,大型紀錄片《文脈春秋·如皋》在CCTV-1黃金時段播出,全面展示了如皋的文化傳承和城市發展變化,呈現了這座千年古城在新時代的活力與新面貌。
據悉,該規劃范圍為如皋市行政管轄范圍,總面積約1573.96平方公里,形成“一城三鎮、兩廊三片兩區、鎮村多點”的市域歷史文化保護結構;涵蓋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大類型,構建了包含市域、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地段、文物古跡等四個層次的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如皋名城保護工作也在持續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效:在鎮村保護方面,2023年丁堰成功申報為省級名鎮,范湖洲入選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白蒲、石莊也正在分別開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申報工作。在歷史建筑方面,2023年和2025年,如皋分別公布第四批、第五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在保護管理方面,頒布實施《關于加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保護管理的通知》,東大街歷史文化街區設立公益保護檢察工作站,研發“歷史文化名城公益保護數治地圖”平臺,入選住建部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可復制經驗做法清單。
接下來,如皋將根據批復要求,進一步保持延續傳統格局與歷史風貌,正確處理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合理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防災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努力實現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協調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