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用“15分鐘閱讀圈”重新定義城市空間功能——
7月3日至7日,第六屆濠濱書市在崇川區鳳凰廣場舉辦,活動設圖書主題展銷、閱讀推廣及惠民服務等活動?,F場推出多重“讀好書”惠民措施,共發放15萬元優惠書券,讓閱讀福利“飛入尋常百姓家”。
“15分鐘閱讀圈”串起35家韜奮書房、“漂流書包”跨越千里連接三地學子、閱讀推廣人用創新形式點燃“書香火炬”——崇川區正以多元場景、創新模式和人才智庫“三駕馬車”,構建全民閱讀新生態。
空間筑基,“15分鐘閱讀圈”重構城市閱讀版圖
從全市數量第一的35家韜奮書房、48家書吧,到實現“通借通還”的20個圖書館分館,崇川用“15分鐘閱讀圈”重新定義城市空間功能。
位于陸洪小鎮的五三藝文書店已成為文藝青年們“點咖啡、讀閑書、品生活”的都市桃源,并于2023年入選江蘇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名單。
“大隱隱于市”的陸洪小鎮,幾年前經過相關部門的修繕改建,成為南通集商業旅游休閑、歷史文化展示體驗、民俗文化傳承于一體的特色文化街區。2016年五三美術館開門迎客,2019年藝文書店落成,2021年吾山茶集啟幕……多年運營,書店的影響力四散開來,成為文化街區的文化地標。
信息化時代,書本不再是閱讀的唯一方式,如何讓城市書房持續“熱”起來、“活”起來,書房進行著積極探索。五星級韜奮書房——一莊空間·謇書房,由國家級非遺項目南通仿真繡的省級傳承人張蕾所設,打造成為一個綜合非遺體驗館;作為一家有“藝”思的書房,崇川區圖書館富美分館位于富美帽飾文化園區,成為獨具特色的“都市名片”。
木版畫集章打卡、“蘇超”南通主題冰箱貼設計……在五三藝文書店,書店不只是書店,更是城市文化的微縮景觀、創意靈感的孵化地。文化名人汪政在書店辦過分享會,區政協教體界別委員設立了薦書角,著名磁帶收藏家趙三才在這里回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音樂……各種文化元素涌進這方天地?!拔覀兤骄績芍芫蜁e辦一場文化活動,日常積極參加各種市集,也會在線上開直播做經驗交流,主要還是刷曝光量?!蔽迦囄臅晔袌鲞\營專員蔡亮直言,對于大部分書店而言,引流是運營的終極課題,而多維的業態規劃正是其生存密碼。
書香漂流,立體化閱讀網絡打破時空界限
“這些書有的我看完了,可以換一個書包嗎?”7月5日,在崇川區幸福街道秦西社區“漂流書包”置換點,10歲的李梓萱捧著漂流書包說道。暑假來臨,社區的孩子們只需到社區置換點,就能實現“以書換書”。這個置換點正是秦西社區“漂流書包”公益閱讀項目的根據地之一。
“傳統圖書室借閱模式有局限,我們就想讓書主動‘走’出去?!鼻匚魃鐓^黨務副書記秦蕾介紹,“漂流書包”項目打破傳統圖書館的靜態模式,通過書包傳遞的方式,讓圖書在家庭間流轉。
2019年,受“漂流瓶”啟發,社區購置了一批書包,每個書包裝入5本書,讓它們在居民家庭間傳遞。很快,家長們的反饋讓團隊備受鼓舞——有人在書里夾上便簽:“這個流動的書包,像給孩子的童年開了無數扇窗?!?/p>
隨著參與家庭增多,項目逐步拓展服務對象。針對企業職工,推出“漂流書袋”,每個袋內裝3本書,方便攜帶;針對視障群體和老年人,開發“漂流音箱”,內含7期有聲讀物;在小區、物流園區、火車站等地設立置換點,居民可通過“以書換書”“以書換積分”等方式參與。
三年來,“漂流書包”項目日漸成熟,目前已建成5個實體漂流點,共有“漂流書包”2009個、“漂流書袋”1009個,覆蓋12.6萬人次,并逐步形成全年齡段服務體系——青少年的“漂流書包”、職工的“漂流書袋”、社區的“漂流書箱”、特殊群體的“漂流音箱”,構建起立體化全民閱讀網絡。
與此同時,“云端共讀”也正在打破閱讀的地理邊界。今年5月,南通幸福中學、新疆克州實驗小學、青海河陰寄宿制學校三地學子通過“漂流書包”線上平臺云端相聚,迎來了一場橫跨三地的“云端讀書會”。新疆學生講述書中描繪的草原生活,青海孩子分享高原風光的閱讀聯想,南通學子則交流江南水鄉的獨特感悟。三地師生的熱烈互動通過文字、語音和視頻,讓閱讀成為連接東西部的文化紐帶。
智庫引領,“點燈人”燎原“閱讀星火”
在第六屆濠濱書市活動現場,崇川區全民閱讀推廣人、帆書讀書會南通分會負責人成然,給廣大市民分享了余秋雨的《中國文化課》一書,通過“深度解讀+互動交流”的創新形式,讓市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閱讀推廣活動,點燃閱讀熱情。
“80后”的成然,畢業后曾創辦一家培訓機構,一次偶然目睹學生與家長不當的溝通方式,讓他萌生了“以閱讀改變教育”的初心?!爱敃r我就意識到,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改善親子關系的金鑰匙?!?016年,他嘗試創辦親子讀書會,在取得較好反響后,又于2019年創立了樊登讀書會南通分會(現更名為帆書讀書會南通分會),將閱讀推廣的種子播撒得更廣。
“帆書讀書會南通分會的成立,不局限于親子教育,更多是要引導成人閱讀,讓更多的群體愛上讀書,以文化人。”成然介紹,除了日常的講書,讀書會還創立了戲劇社、行者·在路上、閱·音樂LiVE等多種特色閱讀模式。比如,戲劇社,通過劇本圍讀、角色演繹的形式,實現沉浸式閱讀;行者·在路上,通過帶領書友前往書中地標打卡,實現邊走邊讀;閱·音樂LiVE,將音樂與讀書相融合,讓書友放松的同時增加情感體驗和對閱讀的共鳴。
“每周至少舉辦3—4場閱讀活動,通過把閱讀和多種的文化沉淀形式做融合,讓書友感受到文字不僅是枯燥的平面上東西,也可能是感官體驗上的,從而讓大家真正愛上閱讀?!背扇徽f,這些創新模式,有效形成了“一人帶一家,一家帶一片”的裂變效應。此外,讀書會還承接了崇川區的“全民閱讀進萬家系列活動”,通過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等進行推廣,培養、激發更多人的閱讀興趣。
截至目前,成然的讀書會已建立7個微信群,吸納了全區各類書友近3500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書友已成為讀書會的忠實粉絲,實現了推廣與參與的良性循環。其本人還成了江蘇省全民閱讀推廣人。
本月底,成然的首家紙間書店即將亮相南通文峰廣場。他說,未來,將有效利用書店和讀書會雙載體,實現閱讀與生活的深入融合,讓書香浸潤崇川更多百姓家。
打造閱讀人才智庫,讓“點燈人”燎原“閱讀星火”。近年來,崇川區建立“分層級、分批次”的領讀人才選拔機制,動態培育30名區級閱讀推廣人和50名領讀者隊伍。閱讀帶頭人深入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地公益閱讀推廣活動,年均開展閱讀活動千余場,覆蓋受眾超60萬人次。其中,欣欣然親子俱樂部、知止堂義學等8個單位或個人先后獲評江蘇省全民閱讀“五十佳”榮譽,總量居全市首位。
本報記者 盧鋮卉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