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青
夏日炎炎,南通大飯店等多家星級酒店“放下身段”,在自家門前擺攤賣起了家常美食。鹽水鴨、爆魚等十余道經典菜品成為市民消暑首選,人均消費七八十元即可打包美味回家。這一轉變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目光,也引發了不少市民“排長龍”熱烈追捧,為夏日城市增添了一道煙火氣息十足的風景線。
星級酒店擺攤賣鹵菜,多多少少有點顛覆了公眾對“高端服務”的刻板認知。在傳統印象中,星級酒店應該坐擁富麗堂皇的大廳和包間,提供精致高端的食材,與街頭攤檔的市井氣息“八竿子也打不著”。但南通這些星級酒店的“出攤”決策,恰恰打破了這種思維定式:鹽水鴨、爆魚、糖醋排骨……瞄準的是市民日常的“煙火”需求,接近成本價的定價兼顧品質與性價比,廚師團隊的專業水準保障了口味穩定。星級的服務標準遇上地攤經濟的親民形態,產生的不是“格格不入”的違和感,而是精準匹配市場需求的化學反應。
事實上,嘗試“跨界”拓展發展道路的酒店還有不少,比如浙江紹興某酒店將臭豆腐擺上路邊攤,天津某酒店推出58元移動漢堡等。星級酒店“放下身段”貼客、引客、留客,希望通過多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星級酒店的服務品牌和食品質量。星級酒店掀起的這場煙火之“卷”,看似“降維自救”,實則是“高端酒店”與“平民消費”之間的同頻共振和雙向奔赴。過去涇渭分明的“高端餐飲”與“地攤經濟”,在這場“突圍”中實現了優勢互補。酒店的品牌信譽提升了地攤產品的信任度,地攤的煙火氣又為酒店注入了年輕活力。同時,地攤經濟“小快靈”的優勢還讓酒店得以盤活閑置人力與食材資源,快速回籠資金。
星級酒店擺攤的火爆,也折射出傳統服務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的轉型與破局探索。商業的邊界并非固定的圍墻,而是可以突破的跳板。敢于跨界融合,才能在變局中尋得生機。有人也許會擔憂,酒店擺攤是否會稀釋品牌價值,顯得有點“跌架子”?實則不然。星級酒店也好,高端餐飲也罷,首要考慮的,是在市場中存活。不管在什么樣的市場環境里,看到需求、滿足需求、增加收入、創造業績,這是最基本的市場經營邏輯。真正損害品牌的不是銷售方式,而是脫離市場的“高冷”與“傲慢”。當下,追求經濟實惠的“性價比”與追求情緒價值的“心價比”,共同成為影響消費選擇的兩大因素。星級酒店愿意放下身段,用接地氣的方式與消費者對話,收獲的不僅是營業額,更是公眾對其“貼近民生”的好感度。當然,“放下身段”不等于“降格以求”。消費熱起來,離不開“有序”。酒店“出攤”,攤點設得出彩,也要守得住底線。市容市貌如何兼顧?交通秩序能否維持?食品安全怎樣保障?這都需要管理部門提前布局、合理引導,推動形成既“放得開”又“管得住”的外擺生態。而一個干凈整潔的“地攤”環境,本身就是消費信心的催化劑。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星級酒店“擺攤”大受追捧,更加說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物有所值”的追求永不過時。只有明白消費者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用心去提供符合大眾期待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真正掌握財富密碼,推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這種主動尋找出路、提振信心的經營策略,不僅能為酒店自身成長“造血”,更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