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創新區上半年落地基金總規模超30億
本報訊 (記者沈佳穎)今年上半年,南通創新區完成7只基金落地,總規模30.36億元。作為市委、市政府重點規劃建設的南通市基金集聚區,創新區持續擦亮紫瑯湖IP,運行三年以來,聚攏交大系投資機構菡源資本、國有投資標桿元禾資本、省戰新南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母基金、江海英才天使投資基金等優質金融資源。截至目前,創新區累計落地基金56支,總資產規模達220億元。
在創新區,資本與產業深度耦合,截至目前,共發生投融資事件超80起,投融資規模高達40億元,通過基金集聚區“筑巢引鳳”的戰略布局與“產投聯動”的生態構建,創新區資本磁場效應持續釋放,催生出資本敢投、企業敢闖、市場敢創的良性循環。
“如果紫瑯湖只有一種底色,那就是‘科技藍’。”作為全市“創新創業主陣地、青年友好示范區、活力綻放新中心”,創新區全力打造創新最活躍、人才最密集、資本最青睞、環境最友好的科創區域,著眼于未來三到五年,加快構建輕量化、高新化現代城市產業體系。2024年11月,南通創新區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船舶海工服務業四大產業方向在胡潤·南通紫瑯湖未來產業發展大會上正式發布;今年3月,創新區發布紫瑯三谷產業生態建設圖譜,提供產業發展政策、載體、平臺、金融、活動五大要素支持;6月,創新區紫瑯湖未來產業天使基金完成注冊,基金總體規模5億元,首期20%出資已到位,紫瑯湖未來產業母基金正在加緊籌備,“堅持投早、投小、投硬、投未來,以投代招、先投后招、投招協同,把創新區打造成南通科創金融新高地、未來產業生長器”。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按照扎堆、集聚、連片的產業發展思路,創新區“三谷一區”產業集聚效應初顯。目前,紫瑯硅谷集聚了北大光電研究院、長三角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紫瑯光電實驗室等高能級院所。帝奧微電子作為創新區首家上市企業,與米樂為微電子、南里臺科技、光顯印科技等首批入駐企業共同打造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集群。紫瑯藥谷以紫瑯創新谷為產業載體,目前,人工器官實驗室、生物醫學工程中心(集萃光電儀器)、寶越醫療等10多個項目已簽約入駐,加快打造生命健康產業集群。紫瑯智谷重點建設人工智能的算力平臺,打造AI創新生態。其中,元始智能于2022年在南通創新區產業化落地,是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培育的重點創新項目?!叭腭v以來,政府部門積極主動推薦、鏈接上下游資源,目前公司不僅與中船重工、中航工業、中國中車等單位開展深入合作,而且扎根南通,服務南通產業,與中天集團等南通本地骨干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并成功完成A輪融資。”元始智能首席技術官金駿陽介紹。
船舶海工服務業集聚區則依托東南大學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長三角高等研究院、江蘇省船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科研平臺,聯合區內韓通船舶重工、瀚辰海洋、漢舟海洋、道達風電等相關企業構建產業聯盟,推動船舶與船舶海工服務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方向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