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五局貴陽隊:
大口徑水平救援鉆機、大型全地形水陸兩棲車、多功能搶險車……走進國家隧道應急救援中鐵五局貴陽隊的訓練基地,各種救援設備映入眼簾,一個隊員正在用高壓水槍沖洗著一條條排水水帶。
“這些都是前段時間在貴州榕江抗洪排澇中用到的。”身著隊服、皮膚黝黑的中隊長王興邦介紹。
6月24日,洪水突襲榕江縣城。接到指令后,包括王興邦在內的60名救援人員分五批次攜帶裝備奔赴現場。
“斷路、斷網、斷電,一進去手機就無信號,聯系不上人,沖鋒舟還差點被激流沖進都柳江……”王興邦最先到達,回憶起當時的突發狀況,依然心有余悸。
短暫調試后,隊員們首先駕駛沖鋒舟轉移受災群眾。夜幕時分,一位年邁的父親四處奔走,他家女兒即將臨盆,情況危急。通過社區網格員聯系到救援隊后,王興邦和隊友迅速摸黑前往,協力將孕婦轉移至縣醫院,并運送兩臺發電機,保障了孕婦順利分娩。
“這次我們共計搜救轉移被困人員103人。”大隊長寧宏說,作為國家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他們是準軍事化管理,不少隊員是黨員、退役軍人。
寧宏介紹,在此次救援行動中,大家連續奮戰,先后完成了11個作業點的排澇任務,其中榕江縣城常馳廣場的抽水排澇更是一波三折。
6月27日17時,經過24小時不間斷的排澇,地下商場的積水明顯減少,水位下降了5.6米,排水20.5萬立方米。
然而,6月28日,新一輪洪峰過境,洪水灌入商場。“只差幾公分就抽干,轉眼又被淹了。”王興邦說,關鍵時刻,大家沒有灰心和氣餒。
人員換班休息,抽水泵聲不停。到6月30日7時30分,共計33.27萬立方米的水徹底被排空。
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當大多數救援隊伍陸續撤退,該隊又主動請戰,留下一部分人員和設備,繼續參與災后重建,對54處地下空間開展有毒有害氣體監測。
“我們走的時候,群眾夾道歡送,責任感在那一刻具象化了。”總工程師馮江自豪地說。
采訪當日,記者在基地辦公樓參觀時看到,玻璃櫥窗內掛滿了各地送給救援隊的錦旗和感謝信。從去年湖南華容團洲垸決堤到今年貴州大方縣山體滑坡,救援隊的身影活躍在一次次重大災害現場。有時候,一個月內連軸轉是常態。
室外烈日下,十多位隊員正在依次翻舉著超200斤重的加重輪胎進行日常訓練。
“特別講大局,特別講實干,特別講付出,特別講紀律”——基地內懸掛的二十個大字格外顯眼。
據新華社貴陽7月18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