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南通分行攔截新型電詐
晚報訊 一份突如其來的“國家扶貧款”快遞、兩張印著大紅印章的“中央文件”差點讓一名老人踏入詐騙分子精心設計的陷阱。近日,中國銀行南通分行成功攔截一起以“國家扶貧政策”為幌子的新型電信詐騙案件,幫助一名老年客戶避免財產損失。
當天上午,中國銀行海門秀山支行迎來一名特殊的老年女性客戶。她手持兩份印有“中共中央扶貧辦”抬頭的紅頭文件,要求辦理“扶貧款”兌現業務。文件上赫然宣稱國家將發放專項扶貧補助資金,指引接收者下載某App并添加“客服”微信完成領取流程。
這一異常情況立即引起網點工作人員的警覺。通過進一步溝通,工作人員了解到,該客戶近日收到一份快遞,快遞內有兩張“紅頭文件”,上面引導客戶下載某App并微信掃碼添加客服微信,因客戶年齡較大不會操作,便拿著“文件”來到銀行網點咨詢該筆“扶貧款”領取事宜。
銀行工作人員憑借豐富的反詐經驗,當場識破這場騙局。一方面,耐心向老人解釋該“紅頭文件”是詐騙團伙進行網絡詐騙的新手段,利用群眾對國家扶貧政策的信任,通過快遞“送來巨額扶貧款”,假借發放“扶貧金”之名誘騙群眾轉賬來實施詐騙;另一方面,還特別提醒老人,對于不明來源的快遞和短信,務必提高警惕,不要隨意下載App或添加陌生客服微信,任何要求轉賬或提供銀行賬戶信息的所謂“官方通知”都是詐騙。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專業解釋下,老人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險些陷入詐騙陷阱,并向工作人員連聲道謝。
這種“文件+快遞”的詐騙模式近期在南通地區呈現高發態勢。與傳統的電話詐騙不同,紙質文件增加了欺騙性,容易讓受害者尤其是老年人信以為真。這種免費領取國家扶貧款是當前電詐洗錢的一種套路,詐騙分子利用偽造的政府文件,專門針對防騙意識較弱的老年群體。一旦受害者掃描下載安裝不明App,掃碼添加客服微信,就會被誘導轉賬或泄露銀行賬戶信息,最終導致財產損失。
記者 張水蘭 通訊員 施燕華
實習生 田京揚